写作文时能用真名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是题目要求的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真事情,用假人名,这是考试(竞赛)作文题对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有时候作文题目中规定用某一符号代替人名,但绝大多时候只提出“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要求。只是这样一来,考生都得面临为文中人物“取名”的问题了。
作文中的人物不同于生活中的人物,并不只有“姓+名”一种方式命名。恰恰相反,作为人物的“标签”、“符号”,完全可以用个性化的名称来凸显人物的鲜明个性。
扩展资料:
为人物取个颇具神采的名字,其方法不一而足,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人物身份和职业着眼。
文章中人物职业不同,身份不一,从这里着眼,“名字”便有着落:黄记者、李司机、赵主任、孙经理等等,这是带姓氏的名称;村长、妇联主任、工程师、保安、网管、白衣天使、抗疫英雄等等,这是不带姓氏的名称。这种取名方法常用于人物比较少的文章,好处就是可以省去一些介绍性的笔墨。
2、从人物辈分排行和性别着眼。
此法也可以分为带姓氏和不带姓氏两种。前者如,刘大娘、李公公、戴婶、丰哥、朱二奶奶;后者如,二舅、小叔、三姑、新媳妇儿等等。此类人名一用,对其相关方面的介绍也可以从简。
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真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一、是否允许使用真名应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在机构或者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文章,使用真名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并且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如果仅仅是在学校作业中使用真名,可能并不是必要的,因为这种情况下更注重的是学生表达思想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是否适合使用真名应慎重考虑
对于某些敏感话题或者争议性较强的文章,使用真名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压力,甚至安全上的隐患。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真名容易被攻击者定位并采取报复手段。此时,应该独立思考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抉择是否使用真名。
三、使用化名也可以有效传递思想
艺术家、作家或评论家等人物,在创作名字时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化名,经过时间的推移后,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他们精神与文化信仰的体现。使用化名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甚至打造出一个有别于其他人的文学创造。
四、最重要的是文章本身
无论是使用真名还是化名,最终文章的质量和内容是决定文章价值的关键因素。更应该注重的是文章评价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名字。只有写出高质量、深度思考的文章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与尊重。
总之,在是否使用真名这个问题上,你需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并经过认真权衡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