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怎么读音
缫的读音:【sāo】。
一、缫的意思是: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丝。
二、缫组词:
1、缫丝:把蚕茧制成生丝的过程。一般从浸在热水里的5—10粒蚕茧抽出的丝合成一根生丝。
2、山缫:即山魈。
3、蚕缫:亦作“蚕缲”。饲蚕缫丝。
4、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5、缫席:五采草席。
6、缫藉:玉的衬垫物。
7、缫演:抽丝般地传布推衍。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近世之学术》:“由此观之,本朝二百年之学术,实取前此二千年之学术倒影而缫演之,如剥春笋,愈剥而愈近里,如啖甘蔗,愈啖而愈有味。”
三、缫丝造句:
1、现在洋人主动跳了出来,想要巧取豪夺中华缫丝厂的新式缫丝机,刚好可以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2、滨州试验点由山东省生丝检验所缫丝鉴定。
3、莒县试验点由莒县缫丝厂试样组缫丝鉴定。
4、对不同茧采用真空渗透工艺,不经煮茧而直接缫丝进行了试验。
5、嫘祖是教民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伟大祖先,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与黄帝齐名的伟大女性。
读音:[sāo],部首:纟五笔,释义: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缫,缫、缲,sāo,【动】煮茧抽丝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孟子·滕文公》,又如:缫车(缫丝用的器具);缫盆(浸茧的盆),通“藻”。文彩;修饰,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周礼·夏官·弁师》
“缲”另见qiāo,缫丝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刺绣的技术。 这方面的发明,应归功于汉族的妇女。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距今约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汉代发明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用于纺棉,13世纪传入欧洲。
现在洋人主动跳了出来,想要巧取豪夺中华缫丝厂的新式缫丝机,刚好可以浑水摸鱼,从中渔利。滨州试验点由山东省生丝检验所缫丝鉴定。注:莒县试验点由莒县缫丝厂试样组缫丝鉴定;滨州试验点由山东省生丝检验所缫丝鉴定。对不同茧采用真空渗透工艺,不经煮茧而直接缫丝进行了试验。嫘祖是教民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伟大祖先,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与黄帝齐名的伟大女性。缫丝厂现行小烘丝装置热效率低,热量损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