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名将袁崇焕,真是被冤杀的吗?
这是公元1630年,在北京从菜市口行刑的时候,袁崇焕的临终绝句。后人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为其忠肝义胆,感慨万千。这是千古忠臣啊,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在袁崇焕吟唱这首诗歌的时候刽子手正在一刀一刀的往他身上的肉,周围的老百姓,争先恐后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为什么当时老百姓这么恨他呢?难道是他们愚昧无知,有眼不识忠臣良将吗?
关于袁崇焕这个人, 历史 上对他的评价争议很大,称赞他的人说他是民族英雄,但她跟另外一个民族英雄岳飞不一样。岳飞基本上都是正面评价,可是袁崇焕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夸他的人恨不得把他捧上天,批评他的人恨不得穿越回1630年,吃他一口肉。
对于袁崇焕的粉丝们来说,他们喜欢袁崇焕是依据一个故事:当时的大明朝廷,听信小人谗言,居然冤杀了我们的大忠臣袁崇焕,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再修改史书的时候曾经明确说过,袁崇焕虽然与大清为敌,但是没有出卖大明。袁崇焕粉丝们以此为依据证明袁崇焕是一个被冤杀的大忠臣。
可是只要我们认真翻阅史书就知道,当时明朝政府给袁崇焕定的罪名,根本就不是什么通的卖国,最重的一条罪名就是擅杀大帅。而且对袁崇焕的审讯长达八个月的时间,如果真的是因为中了反间计,袁崇焕有足够多的时间为自己进行辩白,毕竟反间计这种东西只是利用人一时头脑发热,才能作出错误的判决,比如三国时代的蒋干盗书,就是利用曹操一时头脑冲动杀杀了蔡瑁张允,转过头来曹操就全明白了。
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会死得那么惨,他擅自杀死的那个大帅又是谁呢?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说一下,袁崇焕被杀死之前的辽东的战略形态,公元1600年,大明王朝跟努尔哈赤之间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大明王朝在辽东的全部机动兵力损失殆尽,只能准备被动防守。
当时的辽东经略熊廷弼提出了一个三边布置方案,第一边就是,山海关防线;第二边就是朝鲜方面在鸭绿江牵制后金;第三边就是从山东出海,从海上袭击后金沿海地带,而当时负责在朝鲜边境开辟敌后抗金根据地的就是毛文龙,可是提出这个计划的熊廷弼这个人,本事高,脾气大,人缘差,很快就在政治斗争中,彻底失败,
但是他开辟敌后抗清根据地的提议却得到了实行,熊廷弼死了之后接任何的人叫孙承宗,这个人在山海关的基础上,修筑了宁远城等坚城要塞。企图通过修建堡垒的战略逐步压缩大清的生存空间,那这个战略,有没有用啊?
当然有用,公元1626年爆发的宁远大战,袁崇焕就是靠宁远坚城取得了宁远大捷。当时的战略情况是这样的,袁崇焕负责守城拖住努尔哈赤毛文龙负责努尔哈赤的大后方的他首尾不能相顾,最后只能战败撤退,这次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非常漂亮的战果。
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上位,这个不懂事的小皇帝,异想天开的想要改变辽东的战略态势,他召见袁崇焕说;爱卿有什么办法能够帮我解决辽东问题呢?当时在辽东,明朝的战略态势其实是不错的,但是这是一个基于防守而储备的战略规划却,不可能通过这个战略消灭后金,更关键的是这个战略实在是太烧钱了,修建城池啊!明朝每年的军事开支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辽东战场。
国内的李自成等人在中原闹得天翻地覆,崇祯皇帝不希望两线作战,非常迫切的需要从辽东战场抽身,没想到袁崇焕居然大言不惭的给他许下了一个五年平辽的承诺,这本来是明朝官场的一个坏毛病喜欢说大话开空头支票,袁崇焕也就习惯性的拿这个坏毛病来敷衍一下崇祯皇帝,可是皇帝身边的一个近臣告诉他:你这回可就错了,这可是个较真的主啊!最恨的就是被人骗。
如果你是袁崇焕,你又能怎么办,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皇帝又给了你那么大的权力,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是欺君,要杀头的。袁崇焕想,既然皇帝的意思是想要从辽东战场上抽身,那就交一个投名状,如果跟大清谈和,那不也照样能够从辽东抽身。
袁崇焕一番操作之后。基本上取得了朝中大臣的默认: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和平协议谈成了,那我们最后给你追认,如果谈不成,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好了,已经取得了朝中大佬们的同意,那么,和平最大的阻碍是谁呢,当然就是那个敌后根据地的毛文龙。于是袁崇焕以视察军情为名跑到毛文龙的根据地皮岛,为毛文龙送钱送粮放松他的戒备,然后突然之间请出尚方宝剑杀了毛文龙,他一共给毛文龙列了八条罪名。
我们就来谈谈其中两条吧,第一条是这样说的你毛文龙开辟敌后抗战根据地,已经八年了,没有收复辽东一寸土地,这话说的就太没有良心了,毛文龙是敌后抗战根据地,怎么可能会去攻城拔寨了?而且毛文龙的根据地办得有声有色,他刚刚开办根据地的时候就杀了努尔哈赤的女婿,之后毛文龙又发动辽东地区的汉人民众,对女真人进行摸哨,据当时的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规定,后金人外出必须十人一队,违反者罚2钱,并且收缴所有汉人老百姓手里头的木棍。那可是白山黑水啊,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努尔哈赤被逼的连这种蠢招都已经出了,可见毛文龙真的打疼他了。
他给毛文龙列出的第二条罪名就是毛文龙给魏忠贤修建祠堂,因为那个时候是魏忠贤当政嘛,所有的官员为了巴结魏大公公,都必须进行政治站队,给他修祠堂,其实表明你跟九千岁是一条心的,至于毛文龙有没有给魏忠贤修祠堂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有一个人的肯定给魏忠贤修了,那就是袁崇焕他自己,要杀第一个就应该杀他。
不得不说,毛文龙的人头还是有点用处的,不久之后,皇太极跟袁崇焕的和议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就差签字盖章。
可正在这顺风顺水的时候,皇太极反悔了,毛文龙死后皇太极很快就带兵取道蒙古高原,从北京城的正北面,古北口,喜峰口突袭北京,这两个关口是用来防备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的,但是明朝跟蒙古人,已经和好了几十年,所以这两道关卡的防线比较松弛,而正在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这一时期,皇太极西征蒙古,打败了成吉思汗的不孝子孙把蒙古高原收入囊中。
从此以后,皇太极就不必走山海关路线去死嗑那些坚城雄关了,而是可以绕道蒙古直接突袭北京,曾经有一个人给朝廷上过奏章说:喜峰口古北口防线,关系到朝廷的命脉,一旦丢失的话那么北方的骑兵,就可以纵横于河北山东,甚至饮马长江。这个人叫毛文龙,可惜这个时候他已经死了。
没有毛文龙的后方牵制,又可以绕路蒙古,皇太极已经没有必要再跟袁承焕谈什么和平协议了,这一下子,袁崇焕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崇祯怒火冲天,他感觉自己被袁崇焕给蒙了,被皇太极杀害家人的老百姓,更是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如果不是他杀了毛文龙,哪有那么多的事,就算皇太极取得了蒙古,他也不敢这么放肆。
最后,大明朝廷给袁崇焕定第一条大罪就是 以谋款而斩帅 ,也就是说你为了谋求跟皇太极的和平条款的私自杀害了我的大帅。最后朝廷把袁崇焕送上了断头台,足足剐了三千多刀啊。
至于袁崇焕冤不冤,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