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凉·韩偓》原文与赏析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偓有两部诗集;一为《翰林集》,其中多为咏怀、抒情、倡和、记事的诗,诗风清丽,与韦庄《浣花集》相似。另一部是《香奁集》,大多是描写男女之情的艳情诗。《已凉》是《香奁集》里最脍炙人口的反映男女情爱的小诗。
这首诗由三个空间意象和一个时间意象构成。三个空间意象之间的组合仿佛电影镜头,随着镜头的推移、拉近,意象一个接一个地在我们面前闪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室外的远景: “阑干”;接着是静静低垂的“绣帘”。然后镜头摇入室内近景,猩红色的屏风上画着“折枝”。后面一个特写镜头是;八尺大床上铺着龙须垫席,锦缎被褥。画面十分简洁,没有看到人物的活动,但又处处有人的痕迹。并且从这些景致的安排来看,这是一位深闺独守的怨妇眼中之所见。怨妇的视线由“阑干”而“绣帘”,而“屏风”,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也隐约地透露出来了:她始终在期待着他的出现,期待着他进阑干、揭绣帘而入。然而她失望了,收回了视线,这时进入她视线的却是屏风上的折枝图。这不由得使她想起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诗句。红颜薄命如花期之不长,然花落尚能再开,而青春韶华却是一去不返的,“桃李明年能再发,闺中明年知有谁?”思念及此,能不心酸泪下?更何况又到了季节更换的时候: “已凉天气未寒时”。全诗的重点正是在“已凉”这二字上,绣帘已垂,锦褥已铺是“已凉”,上面三个空间意象最后也都归结在这最后一句的时间意象上。诗人把“已凉”和“未寒”相对,将夏暑刚消、秋寒未至时的天气变化写得细腻传神,同时也通过这一时间意象细腻含蓄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微妙心境。当此已凉未寒之际,深闰独处的妇女对爱情生活的期望尤其迫切,从而也最易产生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感叹。但是这些又不是明白说出来的,而是在诗中隐隐约约、曲曲折折地透露出来的。
这首小诗命意曲折,用笔委婉含蓄,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字提及“人”,只用了三个描述客观环境的空间意象和一个描述天气变化的时间意象,而诗中主人公的情感透过这些意象,读者却仍可意会得到,真可说是状难抒之情如在目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