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青:靛青,深蓝色的染料。蓝:蓼蓝,草名,用作蓝色染料。原意为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扩展阅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的《劝学》,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后魏人李谧,字永和,学习很用功,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书。他的老师孔璠,学问本来也不错,可是几年以后,李谧的学识就胜过了老师。结果,孔璠反过来又向李谧请教了。人们作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青,比喻学生;蓝,比喻老师。歌谣的意思是:学生成了老师,老师请教学生;究竟谁是老师并不一定,问题在于谁更精通学问。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