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的给怎么说
1. 用古文怎么说
“用”字在古文中也是“用”。
用 yòng
释义:
1、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2、可供使用的:~品。~具。
3、进饭食的婉辞:~饭。
4、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5、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7、因此:~此。
古文中的“用”:
1、《明史·詹荣传》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白话译文:嘉靖二十二年,(詹荣)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国派遣的贡使九十多人滞留在甘州。总兵官杨信驱赶他们与蒙古军队作战,战死十分之一。詹荣上疏说:“鲁迷国为双方交好派来使者,我们却驱赶他们与蒙古兵作战,这样做会丧失远方的人心,况且让人以为中原国家实力弱小。”
2、《新唐书·张文瓘传》
绩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白话译文:李绩说:“你不要疑忌。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我用佩刀赠给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缺少检点,所以我用玉带赠给他,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而像你这般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
3、《淮南子·道应训》
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也。
白话译文:所以说,没有地位低微而且能力微薄的人,关键在于贤能的君主是如何利用他们。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用品 [ yòng pǐn ]
使用的物品:生活~。办公~。
2、日用 [ rì yòng ]
日常生活的费用:一部分钱做~,其余的都储蓄起来。
3、中用 [ zhōng yòng ]
顶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真不~。
4、用力 [ yòng lì ]
用力气;使劲:~喊叫。~把门推开。
5、不用 [ bù yòng ]
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介绍了,我们认识。大家都是自己人,~客气。
2. 文言文中怎么说全部
文言文中全部的说法:皆、悉、咸、毕、咸、俱、率、尽、穷、极、诸、众。
咸: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毕: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清朝林嗣环《口技》
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扩展资料:
全部在文言文中各种语法的不同用法:
做结构助词时,用俱、咸、皆表示全部。
做形容词时,用诸、众、悉表示全部。
做副词时,用尽、穷、极、毕表示全部。
3. “你”用文言文怎么说
“你”用文言文:尔、汝、乃、子、足下、若、卿、阁下、公尔。
一、尔
尔,读作ěr,词性为代词、助词或语气词,相当于“地”、“然”,组词为卓尔、率尔。可以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7解释为你,你的,可以组词为尔父、尔辈、尔汝等。可以解释为如此,组词为偶尔、不过尔尔。
二、汝
汝,读音rǔ,基本含义是你,作名词时,指汝水。
三、乃
乃,是指中国汉字,在古《康熙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在现在汉语词典中亦有不同的释义。词性为代词、动词、副词、连词。结构为单一结构。
乃 nǎi。本义为:“再度”、“重复”。引申为:“一系列”。
《尔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语。”案,“因上起下”即“承上启下”或“承前启后”。
特指“你”。因为“我”承于“他”而启于“你”。
四、足下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足下以为足。如大将军足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五、阁下
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
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4. 文言文 我怎么说
古代同义词
古人有很多种表示我的说法——爷,大爷,姑奶奶,老娘,爸,妈妈,俺,鄙人;山人;寡人;老夫;小人;小的;小可;小子;小生;小道;小僧;贫僧;老僧;老道;贫道;本帅;贫尼;咱;小官;老子;在下;本人.;孤;吾;私;奴婢;不才;余;本宫;本座;;本王;小乙;本官;洒家;咱家;小弟;予;哀家;老纳;本府,朕,臣妾,臣,晚辈,孤家,为兄,为父,为妻/为妾;妾身,小奴,奴家……
现代同义词
俺(河南),阿拉(上海),偶(粤语),涯(客家话),咱(北方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