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
展开全部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历史的概念
历史是什么呢?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处在相异时空环境下的人会给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一词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难,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语汇。直到今天,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仍然处于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的状况。从学理上讲,这种现象实属正常,恰如歌德所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知识会随着怀疑一起增长。”
A.历史一词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国内比较权威的史学理论著作认为,历史一词包含着三层含义。
“第一,它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第二,它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
第三,它指历史学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如果将这三个层次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的话,可以认为,历史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这也就牵涉到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2.西方史家论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学认识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以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著称的人,他不轻信传闻,力求使自己的叙述与事实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历史学家一样,他也将历史学的道德垂训功能摆在历史写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篇,修昔底德阐明了自己写书的目的,“我的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认为我著作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众一时的嗜好,而是想垂诸永远的。”(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页。)看来,作者是想借记述雅典国家的兴衰成败来劝戒后人,以史为鉴。比如,他经常以当事者的口吻创作长篇演说辞,实则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脍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修昔底德极力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兰克的史学认识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兰克所创建的“兰克学派”以客观主义史学著称。他们有一句名言: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就怎样去记述它。在兰克所处的时代,历史学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后人称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当时的历史学家往往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受过严格历史学专业训练的学者认为,只要通过一端时间的整理过去遗留下来的史料的科学工作,历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彻底、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兰克和他的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等传世之作。表面上看,兰克学派似乎作到了将个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出了历史写作,而在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努力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兰克一方面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历史具有规律性。他以一种典型的精英史观向世人宣称,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手笔,在神意的导引下,帝王将相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了历史。所以,兰克学派历史学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关乎社会上层人物的一举一动,底层人物则被排除于他们的历史视野之外。尽管在形式上,兰克学派遵循的是客观的科学的制史方法,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全都是服务于其“精英史观”、贯彻其主体意识的。
C.克罗奇的史学认识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是倡导历史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相反,不依赖主体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历史是不存在的。(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页。)在克罗奇看来,认识者通过主观感知和个人需要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
(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14页。)而其他多余的、游离于其视野之外的历史则是虚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这里,相对于客观历史而言,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D.柯林武德的史学认识
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历史哲学上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当事人的思想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所以,历史学家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是思想。继克罗奇之后,柯林武德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总体来看,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历史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动。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而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具体而深入的解释。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绝对排斥人的主体活动,这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显著特性。将历史学科建设成类似纯自然科学的模式,似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规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从现实的角度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要求具有批判意识的历史学家根据以往的所谓客观史实重新作出与时俱进的精彩阐释。
4.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A.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含义
历史认识就本质而言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含义在于认识对象比其他科学认识对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主体处于历史普遍联系的总过程中,对历史客体的认识活动不能纯客观地超出自己具体的、时代的思想水平,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只存在于某些关于具体史实的单称判断,或者代表着人类历史认识无限发展的承继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入探讨历史认识与其他科学认识的共性,客观地谋求各门科学间的借鉴与结合。
B.对历史研究者的要求
历史研究者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潜在意识、知识特性和其他思想观念倾向在何种程度和意义上映射在自身的历史认识的结果中,以及如何对待这种成分,进而,需以更大的关切注意史料中渗入的他人的主观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极影响。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认识结论时,注重追寻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论性前提本身的特设性和假设成分。最后,对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历史认识,放弃认识已经终结的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随时准备投入历史的再认识。(以上参阅赵轶峰:《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1.历史的概念
历史是什么呢?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处在相异时空环境下的人会给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一词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难,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语汇。直到今天,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仍然处于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的状况。从学理上讲,这种现象实属正常,恰如歌德所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知识会随着怀疑一起增长。”
A.历史一词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国内比较权威的史学理论著作认为,历史一词包含着三层含义。
“第一,它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第二,它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
第三,它指历史学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如果将这三个层次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的话,可以认为,历史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这也就牵涉到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2.西方史家论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学认识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以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著称的人,他不轻信传闻,力求使自己的叙述与事实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历史学家一样,他也将历史学的道德垂训功能摆在历史写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篇,修昔底德阐明了自己写书的目的,“我的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认为我著作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众一时的嗜好,而是想垂诸永远的。”(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页。)看来,作者是想借记述雅典国家的兴衰成败来劝戒后人,以史为鉴。比如,他经常以当事者的口吻创作长篇演说辞,实则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脍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修昔底德极力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兰克的史学认识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兰克所创建的“兰克学派”以客观主义史学著称。他们有一句名言: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就怎样去记述它。在兰克所处的时代,历史学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后人称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当时的历史学家往往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受过严格历史学专业训练的学者认为,只要通过一端时间的整理过去遗留下来的史料的科学工作,历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彻底、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兰克和他的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等传世之作。表面上看,兰克学派似乎作到了将个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出了历史写作,而在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努力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兰克一方面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历史具有规律性。他以一种典型的精英史观向世人宣称,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手笔,在神意的导引下,帝王将相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了历史。所以,兰克学派历史学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关乎社会上层人物的一举一动,底层人物则被排除于他们的历史视野之外。尽管在形式上,兰克学派遵循的是客观的科学的制史方法,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全都是服务于其“精英史观”、贯彻其主体意识的。
C.克罗奇的史学认识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是倡导历史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相反,不依赖主体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历史是不存在的。(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页。)在克罗奇看来,认识者通过主观感知和个人需要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
(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14页。)而其他多余的、游离于其视野之外的历史则是虚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这里,相对于客观历史而言,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D.柯林武德的史学认识
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历史哲学上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当事人的思想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所以,历史学家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是思想。继克罗奇之后,柯林武德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总体来看,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历史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动。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而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具体而深入的解释。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绝对排斥人的主体活动,这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显著特性。将历史学科建设成类似纯自然科学的模式,似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规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从现实的角度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要求具有批判意识的历史学家根据以往的所谓客观史实重新作出与时俱进的精彩阐释。
4.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A.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含义
历史认识就本质而言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含义在于认识对象比其他科学认识对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主体处于历史普遍联系的总过程中,对历史客体的认识活动不能纯客观地超出自己具体的、时代的思想水平,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只存在于某些关于具体史实的单称判断,或者代表着人类历史认识无限发展的承继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入探讨历史认识与其他科学认识的共性,客观地谋求各门科学间的借鉴与结合。
B.对历史研究者的要求
历史研究者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潜在意识、知识特性和其他思想观念倾向在何种程度和意义上映射在自身的历史认识的结果中,以及如何对待这种成分,进而,需以更大的关切注意史料中渗入的他人的主观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极影响。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认识结论时,注重追寻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论性前提本身的特设性和假设成分。最后,对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历史认识,放弃认识已经终结的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随时准备投入历史的再认识。(以上参阅赵轶峰:《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