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苏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苏姓来源:
一:「苏」出自「己」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苏姓名人
苏氏受姓后至西周时期,苏氏出现苏忿生(司寇),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周公、召公齐名。
战国时代,东周洛阳出现苏秦,他用合纵之说拒秦,拜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汉平陵侯分为六个派系
苏健,封平陵侯,居长安,葬武功。
其后代遂居家于此。
苏氏至此称武功人,武功成为苏姓总派系。
今世界各地苏氏皆宗武功,后分为六派:
赵郡苏氏 东汉冀州刺史苏章,其后人在邯郸做官定居,赵郡(今河北赵县)始有苏姓,苏味道最为显赫。
襄阳苏氏 魏都亭侯苏则,其后人迁徙于襄阳,这支苏姓,苏灌最为知名。
武邑苏氏 前燕那公苏青之后,为信都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之苏氏,显赫者为苏礼、苏克忠、苏列。
武疆苏氏 魏卫少卿苏备,为长乐武疆(今河南安阳以东)之苏氏,有名者为苏琼。
蓝田苏氏 唐刑部尚书苏珦之后,自武功徙蓝田(今陕西),苏晋、苏瞻、苏弘最有名望。
河南苏氏 后魏恒州刺史苏强,迁徙于河南(今洛阳),显赫者为苏孝慈、苏康
苏秦 (前?~前317)
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
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
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
后客于齐,被杀。
苏武牧羊典故中的 苏武
苏武 (前143?~前60)
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
武帝时出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汉节。
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始得还,拜典属国。
宣帝立,赐爵关内侯,图形麒麟阁。
其著作流传于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苏建是苏武的父亲。
杜陵人。
曾经担任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有功被封1100户,为平陵侯。
唐派三苏
蜀派 苏瓌,(唐中宗景龙年间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谥“文贞”)。
其长子苏颋六世孙苏传(荆州刺史)避广明乱,迁徙四川盐泉(今川南筠连县西一带)。
苏传长子苏振为铜山县(今四川中江县)令,孙苏协(刑部侍郎)定居开封。
苏协长子苏易简(宋太宗年间,参知政事、礼部尚书),其长子苏寿(知歙州),这一支派为新安派。
闽派 苏瓌(唐许公国)第三子苏诜六世孙苏益(隰州刺史)定居闽(福建)中,幼子苏光诲(屯卫大将军)世代为泉州同安县人,故称为闽派。
苏光诲三世孙苏绅(魏国公),葬润州(今镇江市)京口(今丹阳)。
苏绅之子颂(宋元佑时宰相)定居京口,这一支派为京口派。
眉派 苏味道(唐凤阁侍郎后贬为眉州刺史)留一子苏份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市)。
其后人苏序生苏东坡父子。
宋元佑期间的宰相苏颂曾与文安公苏洵叙宗盟。
有诗曰:“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又曰:“源流知自子卿孙。”三派都是平陵侯苏建的后代,这一支派为眉阳派。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洵与二子苏轼、苏辙皆有文名,世称为「三苏」。
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诗四首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舌问三苏。
」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
……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
称他父子,谓之三苏。
」
苏轼 (1038~1101)
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
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
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
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
卒谥文忠。
着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还有苏洵的女儿 苏小妹 (因为是男权社会所以不是太出名)
苏杲(公元944年——994年), 生于晋少帝开运元年,卒于宋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岁。
苏序之父,苏洵的祖父,苏轼的曾祖父。
娶妻宋氏。
《湛渊静话》载:“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
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
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之,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苏杲以曾孙苏辙登朝赠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
苏序(公元973——1045),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卒于庆历五年,享年七十五岁。
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
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
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苏澹、苏涣、苏洵。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载:“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
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苏序因苏涣登朝赠大理评事,后累赠职方员外郎,夫人史氏,赠蓬莱县太君。
庆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莹之侧。
苏迈(1059——1119)字伯达,苏轼长子。
苏轼前妻王弗生于眉山。
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
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迈居宜兴。
轼卒,迈居颍昌。
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归颍昌,卒年约六十岁,葬郏县。
娶妻石氏(中书舍人石昌言孙女),生二子:箪、符。
女一:阿巽,嫁范石禄之孙范潩。
苏迟,字伯充,号涌泉先生,苏辙长子。
小名梁,生年不详,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15),享年约八十岁。
娶妻梁氏(宋状元梁颢之曾孙)。
绍圣元年(1094)苏迟留居颍昌。
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同苏迟颇多唱和。
建炎初,累官尚书右司员外郎,直秘阁,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有政声,婺州父老为立碑祠。
后召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
集贤殿修撰,知处州。
权刑部侍郎,权工部侍郎。
绍兴五年告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
葬南溪灵洞山。
苏适(1067——1122年)字仲南,小名罗。
生于治平四年眉山老家。
娶妻黄氏,为龙图公黄寔之女。
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
后改陈州粮料院。
苏辙北归,苏适复出守太常寺太祝。
党祸复起,罢、领宫祠六年。
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坟。
后监西京河南仓,授信阳军司录事。
中山帅赵公述荐判广信军,卒于任,年五十五岁。
生男:籀、范、筑。
苏远(又名苏逊)字叔宽,又名虎儿。
随父苏辙至雷州。
娶妻黄氏,也是黄寔之女。
大观元年,苏远出监淮西酒,曾回蜀通判泸州潼川府。
卒于靖康元年(1126),年仅四十八岁
苏过(1072——1123年)字叔党,后妻王闰之生于杭州。
苏轼贬岭南,苏过一直随侍身边。
苏轼去世后,苏过闲居颍昌十年。
40岁时出监太原税,三年后知偃城县,1123年权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岁。
娶妻范氏,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
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
亦能书画。
苏轼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老可能为竹 *** ,小坡今与石传神。”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
葬于河南郏县。
生男七人:龠、籍、节、笈、簟、篴、竺;孙男二人:峤、岘。
苏符(1086——1156年)字仲虎,苏迈之妻石氏所生,苏轼之孙。
苏符自幼力学,负大志,随侍苏轼十五年。
苏辙去世,以遗恩授假将仕郎。
后改宣教郎,擢国子丞,改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今崇庆)。
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除尚书司勋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充贺金正旦使,携陷金之苏过孙苏峤、苏岘归宋。
十年,权礼部尚书。
十二年,提举江州长太平观,除知遂宁府。
十六年,复敷文阁待制,乃还蜀,以后就再未出川。
二十六年七月丁未卒,享年七十岁。
有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特赠左中奉大夫,累封眉山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苏符娶妻王氏,一子苏山幸存。
苏箕(1088——1150年)又名苏绍箕,字嗣良,号晴川,苏迨之子。
生于广东南雄珠玑巷。
二十岁入武举,历经抗金,为宋高宗南渡护驾,官至太尉。
后岳飞遇害,便以伤残为由回乡养病。
绍兴二十五年,苏绍箕卒于白云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岭侧,享年六十二岁。
墓前建有碧江苏公祠。
苏峤,字季真,苏过长子苏龠之子。
曾为江东从事,湖北宪曹司属官,右朝奉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历谏省,给事黄门,待制显谟阁。
乾道九年,宋孝宗曾作《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赐苏峤。
序云:“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苏岘(1018——1183年)字叔子。
苏龠之子,苏峤之弟。
苏迨继室欧阳氏生一子无后,苏岘过继于苏篑。
苏岘初为海陵县丞,后为太常寺主簿,知邠州,福建转运使,秘阁修撰等。
淳熙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苏岘娶曾氏(宰相女),赠 人。
生男六人。
苏岘学有家法,喜作诗,有《绮语编》三卷。
葬于宜兴县芙蓉山南平原上,曾夫人同葬于此。
苏简,字伯业,苏迟长子。
以祖恩补承务郎。
宣和初调郑州司刑曹,监华州钱监,改京兆府漕。
居婺州。
建炎年间,充江浙制置书写机宜文字,通判宣州,饶州。
除守严州,知处州,直秘阁,帅广东,转朝议大夫,封眉山县男。
升直徽猷阁,寻除直龙图阁。
帅洪州,转中散大夫,复龙图阁致仕。
乾道初,封中大夫。
乾道二年卒,赠少保。
有《山堂文集》二十卷。
苏籀,字仲滋,苏适长子。
苏辙归颍昌至去世,苏籀随侍九年。
后以祖荫官陕州仪曹椽,太府监丞、将作监丞、参议会稽,请祠归卒。
终年当在六十五岁以上。
著有《双溪集》十五卷、《栾城遗言》一卷行世。
苏谔,字伯昌,苏迟之孙,苏简长子。
以苏迟恩,初任浙东帅属,知台州仙居县,知柳州、邵州、韶州。
除宁国通判,直秘阁,迁江西提刑。
后奉祠、卒官,赠朝议大夫,累赠至政议大夫。
有《拙斋集》。
苏诩,苏适之孙,苏籀之子。
宋孝宗淳熙六年权知筠州,曾刊家藏本《栾城集》。
又刊其父苏籀的《双溪集》。
当然,还有商朝的苏妲己
一:「苏」出自「己」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苏姓名人
苏氏受姓后至西周时期,苏氏出现苏忿生(司寇),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周公、召公齐名。
战国时代,东周洛阳出现苏秦,他用合纵之说拒秦,拜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汉平陵侯分为六个派系
苏健,封平陵侯,居长安,葬武功。
其后代遂居家于此。
苏氏至此称武功人,武功成为苏姓总派系。
今世界各地苏氏皆宗武功,后分为六派:
赵郡苏氏 东汉冀州刺史苏章,其后人在邯郸做官定居,赵郡(今河北赵县)始有苏姓,苏味道最为显赫。
襄阳苏氏 魏都亭侯苏则,其后人迁徙于襄阳,这支苏姓,苏灌最为知名。
武邑苏氏 前燕那公苏青之后,为信都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之苏氏,显赫者为苏礼、苏克忠、苏列。
武疆苏氏 魏卫少卿苏备,为长乐武疆(今河南安阳以东)之苏氏,有名者为苏琼。
蓝田苏氏 唐刑部尚书苏珦之后,自武功徙蓝田(今陕西),苏晋、苏瞻、苏弘最有名望。
河南苏氏 后魏恒州刺史苏强,迁徙于河南(今洛阳),显赫者为苏孝慈、苏康
苏秦 (前?~前317)
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
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
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
后客于齐,被杀。
苏武牧羊典故中的 苏武
苏武 (前143?~前60)
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
武帝时出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汉节。
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始得还,拜典属国。
宣帝立,赐爵关内侯,图形麒麟阁。
其著作流传于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苏建是苏武的父亲。
杜陵人。
曾经担任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有功被封1100户,为平陵侯。
唐派三苏
蜀派 苏瓌,(唐中宗景龙年间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谥“文贞”)。
其长子苏颋六世孙苏传(荆州刺史)避广明乱,迁徙四川盐泉(今川南筠连县西一带)。
苏传长子苏振为铜山县(今四川中江县)令,孙苏协(刑部侍郎)定居开封。
苏协长子苏易简(宋太宗年间,参知政事、礼部尚书),其长子苏寿(知歙州),这一支派为新安派。
闽派 苏瓌(唐许公国)第三子苏诜六世孙苏益(隰州刺史)定居闽(福建)中,幼子苏光诲(屯卫大将军)世代为泉州同安县人,故称为闽派。
苏光诲三世孙苏绅(魏国公),葬润州(今镇江市)京口(今丹阳)。
苏绅之子颂(宋元佑时宰相)定居京口,这一支派为京口派。
眉派 苏味道(唐凤阁侍郎后贬为眉州刺史)留一子苏份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市)。
其后人苏序生苏东坡父子。
宋元佑期间的宰相苏颂曾与文安公苏洵叙宗盟。
有诗曰:“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又曰:“源流知自子卿孙。”三派都是平陵侯苏建的后代,这一支派为眉阳派。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洵与二子苏轼、苏辙皆有文名,世称为「三苏」。
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诗四首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舌问三苏。
」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
……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
称他父子,谓之三苏。
」
苏轼 (1038~1101)
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
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
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
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
卒谥文忠。
着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还有苏洵的女儿 苏小妹 (因为是男权社会所以不是太出名)
苏杲(公元944年——994年), 生于晋少帝开运元年,卒于宋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岁。
苏序之父,苏洵的祖父,苏轼的曾祖父。
娶妻宋氏。
《湛渊静话》载:“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
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
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之,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苏杲以曾孙苏辙登朝赠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
苏序(公元973——1045),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卒于庆历五年,享年七十五岁。
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
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
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苏澹、苏涣、苏洵。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载:“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
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苏序因苏涣登朝赠大理评事,后累赠职方员外郎,夫人史氏,赠蓬莱县太君。
庆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莹之侧。
苏迈(1059——1119)字伯达,苏轼长子。
苏轼前妻王弗生于眉山。
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
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迈居宜兴。
轼卒,迈居颍昌。
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归颍昌,卒年约六十岁,葬郏县。
娶妻石氏(中书舍人石昌言孙女),生二子:箪、符。
女一:阿巽,嫁范石禄之孙范潩。
苏迟,字伯充,号涌泉先生,苏辙长子。
小名梁,生年不详,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15),享年约八十岁。
娶妻梁氏(宋状元梁颢之曾孙)。
绍圣元年(1094)苏迟留居颍昌。
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同苏迟颇多唱和。
建炎初,累官尚书右司员外郎,直秘阁,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有政声,婺州父老为立碑祠。
后召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
集贤殿修撰,知处州。
权刑部侍郎,权工部侍郎。
绍兴五年告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
葬南溪灵洞山。
苏适(1067——1122年)字仲南,小名罗。
生于治平四年眉山老家。
娶妻黄氏,为龙图公黄寔之女。
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
后改陈州粮料院。
苏辙北归,苏适复出守太常寺太祝。
党祸复起,罢、领宫祠六年。
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坟。
后监西京河南仓,授信阳军司录事。
中山帅赵公述荐判广信军,卒于任,年五十五岁。
生男:籀、范、筑。
苏远(又名苏逊)字叔宽,又名虎儿。
随父苏辙至雷州。
娶妻黄氏,也是黄寔之女。
大观元年,苏远出监淮西酒,曾回蜀通判泸州潼川府。
卒于靖康元年(1126),年仅四十八岁
苏过(1072——1123年)字叔党,后妻王闰之生于杭州。
苏轼贬岭南,苏过一直随侍身边。
苏轼去世后,苏过闲居颍昌十年。
40岁时出监太原税,三年后知偃城县,1123年权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岁。
娶妻范氏,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
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
亦能书画。
苏轼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老可能为竹 *** ,小坡今与石传神。”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
葬于河南郏县。
生男七人:龠、籍、节、笈、簟、篴、竺;孙男二人:峤、岘。
苏符(1086——1156年)字仲虎,苏迈之妻石氏所生,苏轼之孙。
苏符自幼力学,负大志,随侍苏轼十五年。
苏辙去世,以遗恩授假将仕郎。
后改宣教郎,擢国子丞,改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今崇庆)。
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除尚书司勋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充贺金正旦使,携陷金之苏过孙苏峤、苏岘归宋。
十年,权礼部尚书。
十二年,提举江州长太平观,除知遂宁府。
十六年,复敷文阁待制,乃还蜀,以后就再未出川。
二十六年七月丁未卒,享年七十岁。
有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特赠左中奉大夫,累封眉山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苏符娶妻王氏,一子苏山幸存。
苏箕(1088——1150年)又名苏绍箕,字嗣良,号晴川,苏迨之子。
生于广东南雄珠玑巷。
二十岁入武举,历经抗金,为宋高宗南渡护驾,官至太尉。
后岳飞遇害,便以伤残为由回乡养病。
绍兴二十五年,苏绍箕卒于白云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岭侧,享年六十二岁。
墓前建有碧江苏公祠。
苏峤,字季真,苏过长子苏龠之子。
曾为江东从事,湖北宪曹司属官,右朝奉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历谏省,给事黄门,待制显谟阁。
乾道九年,宋孝宗曾作《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赐苏峤。
序云:“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苏岘(1018——1183年)字叔子。
苏龠之子,苏峤之弟。
苏迨继室欧阳氏生一子无后,苏岘过继于苏篑。
苏岘初为海陵县丞,后为太常寺主簿,知邠州,福建转运使,秘阁修撰等。
淳熙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苏岘娶曾氏(宰相女),赠 人。
生男六人。
苏岘学有家法,喜作诗,有《绮语编》三卷。
葬于宜兴县芙蓉山南平原上,曾夫人同葬于此。
苏简,字伯业,苏迟长子。
以祖恩补承务郎。
宣和初调郑州司刑曹,监华州钱监,改京兆府漕。
居婺州。
建炎年间,充江浙制置书写机宜文字,通判宣州,饶州。
除守严州,知处州,直秘阁,帅广东,转朝议大夫,封眉山县男。
升直徽猷阁,寻除直龙图阁。
帅洪州,转中散大夫,复龙图阁致仕。
乾道初,封中大夫。
乾道二年卒,赠少保。
有《山堂文集》二十卷。
苏籀,字仲滋,苏适长子。
苏辙归颍昌至去世,苏籀随侍九年。
后以祖荫官陕州仪曹椽,太府监丞、将作监丞、参议会稽,请祠归卒。
终年当在六十五岁以上。
著有《双溪集》十五卷、《栾城遗言》一卷行世。
苏谔,字伯昌,苏迟之孙,苏简长子。
以苏迟恩,初任浙东帅属,知台州仙居县,知柳州、邵州、韶州。
除宁国通判,直秘阁,迁江西提刑。
后奉祠、卒官,赠朝议大夫,累赠至政议大夫。
有《拙斋集》。
苏诩,苏适之孙,苏籀之子。
宋孝宗淳熙六年权知筠州,曾刊家藏本《栾城集》。
又刊其父苏籀的《双溪集》。
当然,还有商朝的苏妲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