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还是真实存在的呢?究竟是何物呢?
麒麟是我国古代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祥兽),是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与“龙”“凤”“龟”“貔貅”并称为古代五大瑞兽,广泛用于建筑、公堂、庙宇当中。据《瑞应图》记载:“羊头,狼蹄、圆顶,身有五彩,高一丈二尺”。意思是麒麟长着羊头,狼的蹄子,头顶是圆的,身上是彩色的,高大概2米左右。那么,麒麟到底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还是真实存在的呢?
一、麒麟是现实中的动物
1、麒麟作为一种生物,最早见于史书中记载,是公元前481年,鲁国出现一只,并被捕获了。据《春秋》中记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意思是说,在14年的春季,西部的狩猎中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猎获了一只麒麟。《春秋公羊传》还记载,麒麟长得像有角的獐子。
2、《天问》记载:“麟可系之羁兮,岂异乎犬羊“。意思是说,若麒麟可戴笼头啊,与那犬羊有何差异呢?
3、《尔雅·释兽》记载:“磨(即麟),麋身,牛尾,一角。”意思是说,麒麟长着麋鹿的身体和牛的尾巴,有一只角。
4、《谷梁传·十四年春》记载:“引取之也。狩 地 不 地 ,不狩也。非狩而日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其不言来,不外麟於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意思是:麒麟被圣人吸引来,才得以捕获的。打猎要记载地点,不记地点就表明没打猎。没打猎而记打猎,得到麒麟是件大事,所以就从大的角度记载了打猎的方向。不用“来”宇,是不愿意说麒麟是中原诸侯国以外的仁兽。4、《孟子·公孙丑》中记载:“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意思是说,麒麟与走兽,凤凰与飞鸟,泰山与丘陵,河海与路上积水,各自都是同类。圣人与民众,也是同类。
5、《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且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日:‘麟也。’取之。日:‘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这里则指,麒麟是一种动物。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麒麟是一种鹿类动物,样貌一般,只是角比较奇特,在中原地区比较少见而已。东汉的王充解释说,独角是指头上两个角相连,两边的角尖长到一块,即“戴两角而共骶”
二、理想化指代的麒麟
1、根据《周南·麟之趾》的记载:“麒之趾,振振公子;吁磋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暖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暖麟兮!”意思是说麒麟的脚趾不践生物,比公子(士大夫)多仁厚、伟大;麒麟的额头,不顶人伤人,比王公贵族仁义;麒麟的犄角,不害人,好比公族有仁德。
2、《公羊传》记载:“麟者,仁兽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麒麟“非明王不出”,只有圣明君主在位才会出现,“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意思是说,麒麟是仁兽,只有在开明的君主在位时才会出现。
3、《 战国策 ·赵策四》中有记载:“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这里表示麒麟是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
4、《南梁·宋书》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这里的麒麟是指仁兽。
5、唐朝《获麟解》中记载:“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意思是说麒麟是灵兽,诗中有歌颂,书中有流传,就算是妇人和小孩都知道它代表吉祥。从以上可以看出,古代人把麒麟当作仁宠,雄性称麒,雌性称麟,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麒麟能吐火,声音如雷,平时较为慈祥,发怒时异常凶猛。麒麟非常长寿,能活二千年之久,主太平、长寿。
三、被引申的麒麟
1、《论衡》记载:”风凰,鸟之圣也,麒麟,兽之圣也。意思是说,凤凰是鸟类的圣人,麒麟是最长寿的动物。
2、晋代《春秋经传集解》中记载:“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故所以为终也。”这句的意思是说麒麟是仁兽,没有明智的君主时被捕获,孔子为周朝不兴旺而悲伤,因为抓获麒麟而停止了写作。
3、明代《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意思是在明朝洪武24年规定,麒麟作为官服图案,称为一品麒麟。
4、在现代,《辞海》中记载:“麒麟多作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子孙满堂、才高八斗、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事业顺畅、家庭和睦等。
四、是中华大角鹿吗?
通过文献记载,麒麟有5个角,那有没有可能是中华大角鹿呢,它也是5个角的动物。中华大角鹿在距今110万年前,与周口店原始人同时代,中华大角鹿的角扁平,双角向中间并拢,长有5角,底部相连在一起。可惜的是这种生物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能证实是否就是麒麟了!朋友们,您觉得麒麟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