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知识:笛艺音域、音色、音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笛子的音域
提及笛子的音域,人们会说,不就是二组半吗?好象没有多加讨论的必要。其实不然。
笔者少年时代,所用之笛都为"匀孔笛"(即六个音孔之间距近乎相等)。这种笛的音律适应当时民间音乐的需求。尽管大同乐会的郑觐文,于一九三一年就设计了音准要求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律吕式"笛,但是这种笛因不适合民间音乐的要求二未流传开来。记得一九五五年吾师甘涛教授曾将他的一支十一孔笛赠于我(此笛为张燮林先生设计于三十年代,理当属于十二平均律),也未见此笛流传开来。这种旧式的匀孔笛,音域一般为二组,"?"音的发声不敏锐。五十年代末,上海已多用十二平均律的笛,此笛音域可达二组半,但"?"发声不敏感,而"?"却是常用音。如今笔者所制之笛,音域可达"?","?"的音色良好。以上事实说明,笛子的音域可以适当增宽,而且已在逐步增宽。
也许有人会说,笛子的音域不必要那么宽,能有二组半已足够了。实际上人们对乐器性能动要求,是不会满足的。赵松庭先生设计"排笛"一事,就是的证明:希望笛子的音域更宽一点(不完全是音色和调性对比)。
要把笛子的音域增宽到三组,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这有如下的根据。
一支笛子只有六个音孔,何以能奏出二组乃至更多的音?原来这些音一部分是基音(如低音5--中音4诸音,一部分是第一泛音(如中音5--高音4)还有的属第二泛音(如?-?诸音)(高音la-上两点的高音do)。由此可见,笛子奏出的泛音越多,(如第二泛音、第三泛音、乃至第四泛音),音域越宽。众所周知,泛音的被激发,可以借助于"泛音孔",(俗称高音孔),而笛子是不设泛音孔的。假如我们在笛子上增开泛音孔,笛子的音域总该增宽一点吧?
笛子基音及第一泛音的指法为常规指法,第六孔的"叉口"是为了改变该音孔的音高,属于特例。但是第二泛音全都是交叉指法,这是什么缘故?弦乐器的泛音有其内在规律:1/2、1/3、1/4……,难道笛子泛音的被激发成声就没有其内在规律?匀孔笛的音域只有十六度,十二平均律的笛子音域可以超出二组半,这不正好说明音孔位置得当与否,对泛音的激发有决定的意义?须知,十二平均律的音程是很接近三分损益律的!何况现今制作笛子,十二平均律也未必地道-实际上靠天然材料竹子制作的管乐器也无法地道。在制作笛子时,音孔位置上下略作挪动绝对不会影响音高,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音孔的大小来对音高加以调节。假若我们能认真地通过音孔位置影响泛音的关系作些研究,笛子的音域会增宽。
不同调门的笛,对管径大小的要求也不同。笔者发现,管径同管长的比值越小,基音越不容易吹响,甚至无法吹响;管径同管长的比值越大,泛音的数量越少。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关于管径同管长的比值,我国古代大多数文献记载着黄钟正律是1:30。波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0)在1847年给长笛定型时,也将管径同管长的比值定为1:30。我不知道波姆的这一规定出于什么理由,也不知他作此规定是否受中国古代律管影响。但是我们在笛子制作研究中,还是应该重视管径同管长比值对笛子音域和音色的影响这个问题的。
竹笛的发声原理是:口中的气束(口风)经过吹孔边棱的分劈产生涡旋而发生边棱音,此音经过一定长度的气柱谐振而发声。笛子的音高同管长成反比,同口风力度成正比。吹孔边棱是影响边棱音的关键,因此吹孔对笛子的音域和音准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余年前俞逊发先生就提出"喷角"一说。此说认为,笛子音的高低不同,口风同笛子的的喷角也就各异。笔者根据笛子的发声原理,当时就提出异议。为了对"喷角说"进行验证,笔者借助"人工吹口"对笛子各音区的发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笛子无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口风同笛子的角度都毋须改变;但音区不同,产生边棱音的涡旋不同,造成了"喷角变化"的假象。这次实验,笔者不仅清晰地看到了不同音区涡旋的不同状态,而且意外地发现,那吹不响的"?"音,竟然比较容易地吹响了,音色也并不刺耳。可惜笔者没有条件摄下这些照片。笔者深信,若拍下这些照片,该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由此认定,目前笛子的音域是可以再增宽的。希望我们的研究人员、制作技师和演奏家,能通力合作。
二、笛子的音色
笛子的总体音色是清脆、嘹亮,但具体而微却又有差别。杨荫浏先生刊于一九三七年《锡报》上《昆曲伴奏之乐器》一文中谈及笛,现借抄于后,作为此题议论的开端:"擫之诀有八:曰尖、沙、宕、脆、洪亮、宽敞。凡净及老生之曲,须吹得宏宕;正旦、冠生,须吹得脆亮;五旦、六旦尖细,而丑副所歌之曲,须吹得断续。"
杨荫浏先生对伴奏昆曲各角色时应有的笛子音色所作的概括,十分精到。但是这诸般不同的音色,是一支笛子所能奏出,还是一支笛子只管一种音色,文中未作说明。惜乎笔者1955-1959年在南京乐社期间,每周为甘贡三老先生(吾师甘涛教授之父)换贴笛膜一次。甘老太爷每每夸奖笔者所贴笛膜最合他意,却未向他老人家请教。今却要对这问题妄作揣测。
笔者认为,影响笛子音色的因素颇多,例如竹子的老嫩、厚薄、粗细,吹孔的形状,膜孔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等。竹子老结、厚实、管径大,音色一定厚实;管径小,音色必然尖细;管径稍大而厚薄适中音色一定脆亮。又如膜孔,稍大则宏宕,偏小则尖细。这些都是演奏家和制作技师所共知的,毋须多说。本文拟就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谈点体会。
前文述及,笔者在验证俞逊发先生所提出的"喷角"学说时,曾运用人工吹孔作吹奏实验。此吹口可在笔者自制的笛子上奏出5-?各音。笔者却意外地发现,用这种人工吹口在几支笛子上奏出的音色都比较统一:柔弱而又单调。这是什么原因?笔者猛省,这是因为此时的笛子发声缺少口腔共鸣的缘故。通过这次实验,笔者有意识地将口腔共鸣配合以气息控制,使箫、笛的音色变化更加自如。
笔者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前文引述杨荫浏先生所谈笛子的不同音色,是完全可以在同一支笛子上获得的。我们的箫、笛爱好者,若在这上面化点功夫,笛艺必会长进。
三、笛子的音准
音准,是最基本而又不是所有爱好音乐的人都难说清楚的问题。一位颇负盛誉的箫、笛制作师曾说,他所做的箫笛"音准误差小于一音分"。这不是大话,也不是蒙人,而是说话的人对于音律只是半知半解的缘故。
首先,一音分的音程概念虽然明确,可是这位制作师却不知一音分在物理学上的含义。以下作点简单说明。笛的最低音理当是a1,即440赫兹。比此音低一音分的音为439.75赫兹,它仅比440赫兹低0.25赫兹。这两个音若同时奏出,需4秒钟才能出现一个"拍音",目前尚无如此敏锐的听觉。如今曲笛奏出而能应用于演奏的音d4,其频率为2349.32赫兹,比它高一音分则为2350.68赫兹,该二音却相差1.36赫兹。这说明同是一音分,在不同的音域,差别是不一样的。这两个音若同响,0.74秒就出现一个拍音,人耳稍受训练即可听出来。
提及笛子的音域,人们会说,不就是二组半吗?好象没有多加讨论的必要。其实不然。
笔者少年时代,所用之笛都为"匀孔笛"(即六个音孔之间距近乎相等)。这种笛的音律适应当时民间音乐的需求。尽管大同乐会的郑觐文,于一九三一年就设计了音准要求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律吕式"笛,但是这种笛因不适合民间音乐的要求二未流传开来。记得一九五五年吾师甘涛教授曾将他的一支十一孔笛赠于我(此笛为张燮林先生设计于三十年代,理当属于十二平均律),也未见此笛流传开来。这种旧式的匀孔笛,音域一般为二组,"?"音的发声不敏锐。五十年代末,上海已多用十二平均律的笛,此笛音域可达二组半,但"?"发声不敏感,而"?"却是常用音。如今笔者所制之笛,音域可达"?","?"的音色良好。以上事实说明,笛子的音域可以适当增宽,而且已在逐步增宽。
也许有人会说,笛子的音域不必要那么宽,能有二组半已足够了。实际上人们对乐器性能动要求,是不会满足的。赵松庭先生设计"排笛"一事,就是的证明:希望笛子的音域更宽一点(不完全是音色和调性对比)。
要把笛子的音域增宽到三组,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这有如下的根据。
一支笛子只有六个音孔,何以能奏出二组乃至更多的音?原来这些音一部分是基音(如低音5--中音4诸音,一部分是第一泛音(如中音5--高音4)还有的属第二泛音(如?-?诸音)(高音la-上两点的高音do)。由此可见,笛子奏出的泛音越多,(如第二泛音、第三泛音、乃至第四泛音),音域越宽。众所周知,泛音的被激发,可以借助于"泛音孔",(俗称高音孔),而笛子是不设泛音孔的。假如我们在笛子上增开泛音孔,笛子的音域总该增宽一点吧?
笛子基音及第一泛音的指法为常规指法,第六孔的"叉口"是为了改变该音孔的音高,属于特例。但是第二泛音全都是交叉指法,这是什么缘故?弦乐器的泛音有其内在规律:1/2、1/3、1/4……,难道笛子泛音的被激发成声就没有其内在规律?匀孔笛的音域只有十六度,十二平均律的笛子音域可以超出二组半,这不正好说明音孔位置得当与否,对泛音的激发有决定的意义?须知,十二平均律的音程是很接近三分损益律的!何况现今制作笛子,十二平均律也未必地道-实际上靠天然材料竹子制作的管乐器也无法地道。在制作笛子时,音孔位置上下略作挪动绝对不会影响音高,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音孔的大小来对音高加以调节。假若我们能认真地通过音孔位置影响泛音的关系作些研究,笛子的音域会增宽。
不同调门的笛,对管径大小的要求也不同。笔者发现,管径同管长的比值越小,基音越不容易吹响,甚至无法吹响;管径同管长的比值越大,泛音的数量越少。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关于管径同管长的比值,我国古代大多数文献记载着黄钟正律是1:30。波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0)在1847年给长笛定型时,也将管径同管长的比值定为1:30。我不知道波姆的这一规定出于什么理由,也不知他作此规定是否受中国古代律管影响。但是我们在笛子制作研究中,还是应该重视管径同管长比值对笛子音域和音色的影响这个问题的。
竹笛的发声原理是:口中的气束(口风)经过吹孔边棱的分劈产生涡旋而发生边棱音,此音经过一定长度的气柱谐振而发声。笛子的音高同管长成反比,同口风力度成正比。吹孔边棱是影响边棱音的关键,因此吹孔对笛子的音域和音准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余年前俞逊发先生就提出"喷角"一说。此说认为,笛子音的高低不同,口风同笛子的的喷角也就各异。笔者根据笛子的发声原理,当时就提出异议。为了对"喷角说"进行验证,笔者借助"人工吹口"对笛子各音区的发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笛子无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口风同笛子的角度都毋须改变;但音区不同,产生边棱音的涡旋不同,造成了"喷角变化"的假象。这次实验,笔者不仅清晰地看到了不同音区涡旋的不同状态,而且意外地发现,那吹不响的"?"音,竟然比较容易地吹响了,音色也并不刺耳。可惜笔者没有条件摄下这些照片。笔者深信,若拍下这些照片,该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由此认定,目前笛子的音域是可以再增宽的。希望我们的研究人员、制作技师和演奏家,能通力合作。
二、笛子的音色
笛子的总体音色是清脆、嘹亮,但具体而微却又有差别。杨荫浏先生刊于一九三七年《锡报》上《昆曲伴奏之乐器》一文中谈及笛,现借抄于后,作为此题议论的开端:"擫之诀有八:曰尖、沙、宕、脆、洪亮、宽敞。凡净及老生之曲,须吹得宏宕;正旦、冠生,须吹得脆亮;五旦、六旦尖细,而丑副所歌之曲,须吹得断续。"
杨荫浏先生对伴奏昆曲各角色时应有的笛子音色所作的概括,十分精到。但是这诸般不同的音色,是一支笛子所能奏出,还是一支笛子只管一种音色,文中未作说明。惜乎笔者1955-1959年在南京乐社期间,每周为甘贡三老先生(吾师甘涛教授之父)换贴笛膜一次。甘老太爷每每夸奖笔者所贴笛膜最合他意,却未向他老人家请教。今却要对这问题妄作揣测。
笔者认为,影响笛子音色的因素颇多,例如竹子的老嫩、厚薄、粗细,吹孔的形状,膜孔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等。竹子老结、厚实、管径大,音色一定厚实;管径小,音色必然尖细;管径稍大而厚薄适中音色一定脆亮。又如膜孔,稍大则宏宕,偏小则尖细。这些都是演奏家和制作技师所共知的,毋须多说。本文拟就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谈点体会。
前文述及,笔者在验证俞逊发先生所提出的"喷角"学说时,曾运用人工吹孔作吹奏实验。此吹口可在笔者自制的笛子上奏出5-?各音。笔者却意外地发现,用这种人工吹口在几支笛子上奏出的音色都比较统一:柔弱而又单调。这是什么原因?笔者猛省,这是因为此时的笛子发声缺少口腔共鸣的缘故。通过这次实验,笔者有意识地将口腔共鸣配合以气息控制,使箫、笛的音色变化更加自如。
笔者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前文引述杨荫浏先生所谈笛子的不同音色,是完全可以在同一支笛子上获得的。我们的箫、笛爱好者,若在这上面化点功夫,笛艺必会长进。
三、笛子的音准
音准,是最基本而又不是所有爱好音乐的人都难说清楚的问题。一位颇负盛誉的箫、笛制作师曾说,他所做的箫笛"音准误差小于一音分"。这不是大话,也不是蒙人,而是说话的人对于音律只是半知半解的缘故。
首先,一音分的音程概念虽然明确,可是这位制作师却不知一音分在物理学上的含义。以下作点简单说明。笛的最低音理当是a1,即440赫兹。比此音低一音分的音为439.75赫兹,它仅比440赫兹低0.25赫兹。这两个音若同时奏出,需4秒钟才能出现一个"拍音",目前尚无如此敏锐的听觉。如今曲笛奏出而能应用于演奏的音d4,其频率为2349.32赫兹,比它高一音分则为2350.68赫兹,该二音却相差1.36赫兹。这说明同是一音分,在不同的音域,差别是不一样的。这两个音若同响,0.74秒就出现一个拍音,人耳稍受训练即可听出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