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小学生交流呢?

 我来答
百度网友8dcbd2e
2023-12-05 · 超过2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3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和小学生交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沟通顺畅且富有成效:

  •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词汇量相对有限,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应该使用简单、直白的词汇和句子。

  • 耐心倾听: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打断他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话语,即使他们表达不是很清晰。

  • 适度引导:在交流过程中,适当引导孩子思考和回答问题,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积极鼓励:对小学生的积极尝试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交流。

  • 使用身体语言:小学生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适当的肢体动作、表情和眼神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和情感。

  • 调整交流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特点调整交流方式。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交流,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可能更能接受抽象概念的讨论。

  • 利用兴趣点: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在交流中融入这些元素,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 设置良好的榜样:作为成年人,在交流中应该展现出良好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小学生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

  • 适当的教育意义:在与小学生的交流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教育意义的内容,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或者培养良好的品德。

紫薇花的男人
2023-03-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32
展开全部

比较讨厌一味的说说说,而且认为他们说的全对我,我说什么都白搭。

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于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
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