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多少立方米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近年来,我国加强了长江、黄河保护的立法工作,2020年长江保护法颁布,2022年黄河保护法颁布。据了解,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大约36亿人缺乏安全的卫生设施。水资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是贯彻落实关于污水资源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污水再生利用
纵观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国际经验,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根本途径,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纳米比亚等缺水国家都是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典范。以色列60%国土是沙漠,其余部分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35毫米,2017年人均水资源降低到214立方米,水资源极度匮乏,不足我国的十分之一。
但是,以色列2013年10月宣布全国用水不再受天气制约,水安全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其根本途径就是污水再生利用和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色列建设了大量污水再生、输配、储存、利用设施,目前污水再生利用率超过90%,下一步拟全部再生利用。
以色列再生水90%用于农业灌溉,支撑起现代高效农业,除了自给自足,还成为农产品出口国。以色列通过开发非常规水资源成功解决了水安全问题,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年降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以色列,这些地区应借鉴以色列污水资源化成功经验,开发非常规水资源,解决当地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