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茶叶的主要品饮形式为
明清时期茶叶的主要品饮形式为泡茶法。
明清是我们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因为茶叶加工的方法越来越简便,随之改变的就是饮茶的方式,饮茶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简便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是泡茶法。
泡茶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沸水倒入茶杯中,浸泡茶叶,这是最简便的饮茶方法。泡茶法虽然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当时并不流行。直到明清时期,泡茶法才逐渐在民间成为主流。
从明朝到清朝,泡茶法一直得到广泛的传播。而当时比较流行的冲泡法,就是将茶叶置于茶壶之中,再将沸水倒入茶壶,最后分杯而饮。这样的喝茶方法,既简便高效,又保留了茶的原汁原味,是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方法。
泡茶法的发展历史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
《茶录》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人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