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南山对唐诗的影响
终南山对唐诗的影响如下:
终南山即秦岭在关中的一段,又可以特指位于长安正南的一段,唐人又泛称其为"南山",或称"太乙"。这是与长安联系最密切的山,因为长安人,只要不是阴晦天气,举头南望即可见此山。祖咏《终南望余雪》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高大的终南山,林表积雪,在天气初晴后是那样清晰地出现在长安城中人眼里,恍然之间,似乎能感到它传过来的寒气了。其实终南山与长安城的距离尚有五六十里。韩愈《南山诗》也写到平时望中的终南山:"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
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浑秀。岩峦虽律崪,软弱类含酎。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神灵日歌歔,云气争结构。秋霜喜刻砾,磔卓立癯瘦。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搂。
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终南山一年四季的一切变化,几乎纤毫毕见地呈现在长安人视线之中。前面述及长安四郊时说南郊在四郊中最具自然的、人文的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终南山就在南郊的南端。
若逢节庆假日,长安城内人可以从容地游赏南郊风物,然后再进入南山游览。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开头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就是写他游山一日、日暮下山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