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什么

 我来答
YYQXXUE
2023-05-12 · TA获得超过1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9万
展开全部

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适用而先进的技术设备,并聘请必要的外国经济技术专家来帮助我们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苏联、东欧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同西方也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与技术引进,但从总体上说,我国是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我国的发展水平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

特别是从20 世纪60年代起,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外交上存在着许多的失误,如在经济建设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外交上把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列入“帝、修、反”之列,并与他们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因而我们自我孤立;而恰恰是在这个时期,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丧失了大好的发展机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开始确立,至此以后,中国逐步走向了世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改革,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需要改变,否则中国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那时,我国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首先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引进先进的经验、先进的科技和资金的需要。否则,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很难迅速发展起来,更谈不上赶超发达国家。

把对外开放作为与改革相并列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途径和保障。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他说:“我国在国际上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往来,特别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包括吸收国外资金来帮助我们发展。”

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