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关系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而经济利润是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可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由公式可看出,经济利润还可表述为公司或个人生产经营产生的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后的利润。
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
利润一般指企业的营业利润项目,而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加上营业外收入项目的金额和减去营业外支出项目的金额计算得到。会计利润主要是对企业主营活动项目的反映,而利润总额则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主营活动项目和非主营活动项目进行反映。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同属于企业利润的范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的定义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有哪些区别?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利润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利润主要是指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该如何区分?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如何区分?
定义不同:
会计利润,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经济利润,可以理解为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数值不同:
经济利润在数值上要小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衡量指标不同:
1、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
2、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
利润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设置
本年利润
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损益类中收益类账户(如:
主营业务收入
等)转入
本年利润
科目的贷方,将损益类费用类账户(如:
管理费用
、
所得税费用
等)转入
本年利润
科目的借方。
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
本年利润
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科目。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