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
公元219年,孙权派遣吕蒙袭取荆州,并擒杀关羽,使得蜀吴本就微妙的关系一下子结了仇。到了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挥兵攻打江东的孙权,气势强劲。因为蜀军是顺江而下,再加上气势十足,使得孙权犯怵。
在最初时,听闻刘备要攻打江东,孙权紧急派遣诸葛瑾前去求和,但被刘备拒绝了。无奈之下,孙权一方面投靠曹魏,一方面拜陆逊为都督,率军前去迎敌。蜀吴两军对峙了七八个月后,陆逊抓住战机,在夷陵一带击败刘备大军。
而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的实力急剧下降,由盛转衰,而在大战中损失的人才,也造成了蜀汉后期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而且,曹丕还直言刘备不晓兵事,就连陆逊也直说刘备败多胜少,不足为虑。
那么,刘备真的像曹丕和陆逊口中的那般无能,不晓军事?
其实,刘备的军事才能一直不是很突出的。在早期的时候,刘备在徐州就曾多次被吕布所败,后来又被曹操所败,一直是败多胜少,无怪乎陆逊会说不足为虑。但是,若真要说刘备不晓兵事,那也不太准确。
在汉中之战时,刘备率军和夏侯渊争夺汉中,于定军山一带,刘备率军趁夜火烧鹿角,逼得夏侯渊分兵。最后,当夏侯渊中计后,被黄忠所杀。而通过这一战,也足以看出刘备是一个晓兵用兵之人。
只不过,刘备这一点军事谋略和曹操,以及陆逊这般大才相比,显得有点低而已。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一点也不占据优势。
刘备所占据的益州,位于长江中上游,其顺江而下来攻打东吴的话,一定程度上也是占据了优势的。而且,因为地势险峻,居高守险,再加上水陆并进,士卒锐气正盛,在这一点上,刘备的蜀军一度是占据优势的。
可是,陆逊也知道这一情况,所以他为了取长补短,一直不愿意和刘备决战,采取步步为营,以及骄兵之计,暂避蜀军锋芒,伺机而动。因为巫地以下的沿江战略要地,都在襄樊之战中全部失守。
而面对着陆逊避而不战,层层防御的情况,刘备要想在伐吴一事上取得战果,就必须步步深入。更为关键的是,沿江的战略要地,以及附近的郡县都在江东的手中,而刘备再深入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地方。
所以,刘备也只能沿江布兵,连营向前,否则就有可能遭到吴军的偷袭。而当蜀军深入吴境二三百里之后,刘备前期所占据的优势便不存在了。
天时,当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干燥,蜀军将士都不胜其苦。而陆逊一直避而不战,刘备多次设伏和设计都无果后,只能将水军舍舟移到陆地上,军营设在深山密林,依傍溪涧之中。
地利,从巫地深入吴境后,刘备的蜀军被卡在了夷陵。而在这深山密林中,刘备的骑兵就失去了优势;至于蜀汉的水军,其最精锐的水军已经在襄樊之战中损失惨重,吴班和陈式所带的水军,只不过是为了伐吴而从步兵中调遣出去,从而加练形成一军的,其水站能力和吴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人和,从正月到六月,蜀军的斗志涣散松懈,已经不复前期那般气势逼人了。而对于伐吴一事,蜀汉的赵云,秦宓等人都反对。可是,刘备一方面为了给关羽报仇,一方面孤注一掷,想要重新夺回荆州,打开逐鹿中原,进退有据的局面,坚决伐吴。
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刘备这一边。而且,经过赤壁之战,入川抢夺益州,以及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一时间也如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一样,开始变得浮躁,自矜起来了。特别是在大敌曹操病逝之后,刘备心中那种“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心态愈加的爆棚。
而对于东吴的孙权,刘备一直不是很重视,而且看到孙权向自己求和的情况,刘备更是看不起孙权。也因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对东吴的孙权和陆逊,也是有一定程度的轻视的。
所以说,不是刘备不晓兵事,而是他恃强冒进,又不能随时据地势而布防,就如赤壁之战的曹操一样,骄兵必败。而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也清醒过来了,带兵据守白帝城,及时遏制了东吴的进攻步伐,开始天子守国门,试图挽回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