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有哪些教育特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官师合一”是西周官学教育“学在官府”的三大特点之一。
三特点内容是:
1、“学术官守、官守学业”:指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
2、“官师合一”:指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
3、“政教合一”:既是教育活动场所,又是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地方。
优点么,国家掌握或举办,当然设施、师资都是雄厚的咯;还有就是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比如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负责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礼乐官,同时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如祭祀、乡射、献俘等活动都在国学进行。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行乡饮酒礼、乡射礼、士人议政、养老尊贤活动的场所,学生在实际参与这些重大活动政事中接受教育,并不像现在只是照本宣科,应试教育,算是重视实践的素质教育吧~呵呵。
弊端也很明显,受教育的人群范围很小,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政府的官职也多是世袭的,史称“世卿世禄”。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就无学校教育可言。
三特点内容是:
1、“学术官守、官守学业”:指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
2、“官师合一”:指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
3、“政教合一”:既是教育活动场所,又是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地方。
优点么,国家掌握或举办,当然设施、师资都是雄厚的咯;还有就是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比如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负责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礼乐官,同时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如祭祀、乡射、献俘等活动都在国学进行。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行乡饮酒礼、乡射礼、士人议政、养老尊贤活动的场所,学生在实际参与这些重大活动政事中接受教育,并不像现在只是照本宣科,应试教育,算是重视实践的素质教育吧~呵呵。
弊端也很明显,受教育的人群范围很小,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政府的官职也多是世袭的,史称“世卿世禄”。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就无学校教育可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