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汽配行业的认识(800字), 100

我对汽配行业的认识(800字),最好是文档... 我对汽配行业的认识(800字),最好是文档 展开
 我来答
1315800853
2016-02-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看汽配公司的名单: 博世,江森,德尔福,曼恩,电装,爱信,曼格纳,大陆等等。
  不过,以我的认识而言,500强不见得就待遇好,汽配行业其实还是有一些名气不大,但是待遇不错的公司的。
  现在,就把我了解的一些与大家分享,可能有的不够准确,当然也肯定不全面,欢迎大家补充交流,不过事先申明,不要问一些关于薪资方面的问题,同一个公司,不同岗位,不同事业部,不同的工厂都可能不一样,而且我也不是HR,这些是不清楚的。
  
  一,
  首先谈谈BOSCH吧,博世在中国发展势头不错,从电视广告里也看得出,有些车的广告还打出BOSCH ABS,ESP的噱头,足见其地位之高了,当然,500强里它始终是每年排名老大的汽配公司。
  BOSCH在长三角地区的工厂很多,杭州的电动工具,苏州的底盘系统,无锡的柴油机系统,上海的联合电子等等,据我了解,BOSCH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可能和它是德国公司有关系,虽然业务多,但是人也招得多,工资待遇可能在业内算中等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能够进入BOSCH锻炼几年,这个背景对于在汽配行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是一个已经拥有几年跨国企业工作背景的人来说,我觉得去BOSCH工作不是很好,除非是做到管理层,否则,它的待遇是提不起你的兴趣的。
  当然,上海陆家嘴的博世投资中国公司可能会好一些,毕竟是OFFICE嘛,不过,如果是工厂搞技术的,去的可能性比较小啦

二,曼格纳
  MAGNA在中国的翻译有好几种,有叫玛格纳,有叫曼格纳,还有叫麦格纳的,本人在MAGNA的某个事业部待过,因此对它有点了解。
  MAGNA好像总共有7大事业部,在长三角地区,据我的了解,有COSMA,有INTIER,有曼格纳唐纳利,有曼格纳斯泰尔等等,这个公司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不错,其中,曼格纳唐纳利是做汽车后视镜的,这一块在全世界据说能达到70%以上的份额,上海的工厂在金桥,但是听说进来的时候是收购了一家民办企业成立的,里面有一帮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待遇也一般;
  INTIER现在好像已经改名了,由MAGNA回收股份,与母公司同名了,主要业务是汽车门锁以及内饰系统,前段时间与上海交运合资开始做座椅业务,这个事业部应该还可以,苏州的昆山有个独资工厂是做门锁的,常熟有个合资公司做内饰,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压力据说也不小;
  上海的OFFICE好像在仙霞路上,那边待遇不错,关键是,有不少PPMM和PP少妇......

三,江森
  谈谈江森吧,英文叫JOHNSON CONTROLS,我记得有一个公司也叫这个名,好像是在深圳来着,但是是香港注册的,应该叫江森电机,和我要说的江森自控是两家,不搭界的。
  江森是个大的集团公司,有楼宇系统,有蓄电池事业部,有汽车座椅事业部,我要谈的是汽车座椅事业部,汽车座椅是与延锋伟世通合资的,叫延锋江森,总部在上海浦东,分厂有不少,上海的浦东,南汇,安亭,外地有安徽,南京,山东等等,延锋江森的座椅业务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是占领第一位的,凭借其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裙带关系,拿到了不少通用,大众的订单,同时,它也是进入中国比较早的公司之一了,据我的了解,延锋江森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很不错,企业的规模也越做越大,企业的工作环境听说还可以,由于是一家合资企业,福利待遇只能算中等。
  江森座椅主要分三部分,机械零件,发泡和总装,发泡是江森引以为傲的技术,也是最赚钱的分部,机械零件是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前景看好。
  江森的OFFICE在仙霞路上,具体情况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四,佛吉亚&李尔
  说完了江森,当然不得不谈谈它最大的两个死对头:佛吉亚和李尔了
  佛吉亚是法国公司,据说曾经隶属于标志旗下,不知道是不是;李尔是美国公司,当年收购了福特的座椅公司而起家的。
  在中国以外,两家公司分部占据了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的大量份额,与江森形成抗争之势,但是在中国,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而且没有江森与上汽那么暧昧的关系,因此中国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据我所知,今年,迄今为止,佛吉亚还没有接到一个像样的订单,一直是在和长城之类不入流的整车厂在谈合作,而李尔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说前段时间闵行的工厂在罢工,抗议工资太低;
  佛吉亚的办事处在漕河泾,负责协调和管理中国区的所有业务,无锡是它的总厂,安亭还有一个工厂,技术优势在机械零件这一块,总的来说,佛吉亚的待遇比江森略高一些,因为这三家互相竞争,挖墙脚的现象很普遍,水涨船高,工作压力据说也不小,貌似不像法国公司的风格;
  李尔的情况就不太好说了,控股李尔的是一家投资公司,在中国,李尔的地位可能是最低的,没有像样的技术,但是李尔有钱,这个社会,有钱就可以有一切,于是李尔花钱挖人,花钱买技术,从两家公司流过去的人也很多,但是,我始终认为,投资者最终是要求回报的,一旦将其炒作到某个程度,再转手卖掉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对于打工者而言,只要工资高,管它老板是谁呢~~~

五,德尔福
  德尔福早在06年就宣布其北美公司破产了,破产在中国可能很严重,但是在北美司空见惯,通用最近不也准备申请破产保护么。
  我有一些朋友在德尔福的不同事业群,据说中国的业务没有影响,话说回来,其实中国还是救活了很多的跨国企业,NOKIA就是很好的例子。
  德尔福在中国有很多业务,德尔福动力推进系统,貌似德尔福体系内最挣钱的事业部了,待遇也是最好的;德尔福空调系统,工厂在浦东,德尔福汽车门锁,听说卖掉了;德尔福派克,最大的汽车线束供应商,总部在安亭......对比下来,德尔福动力推进是待遇最好的,其它的很一般,派克虽然做的很大,但是人也很多,外资企业永远是这样,人多的企业待遇好不到哪里去,往往是那种只有几十个人的外资企业是最好的了。

六,AUTOLIV
  奥拓立夫是一家瑞典的企业,主营业务是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工厂在嘉定,奉贤有一个奥拓立夫电子。
  安全气囊的利润在汽车配件这一领域应该说是相对比较大的了,而奥拓立夫的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因此效益不错,这绝对是一家不错的公司,符合我所说的最好的就是北欧的企业这一标准,据我了解,内部员工买车给车贴,开车给油贴的,工资倒是一般,毕竟规模太大,员工太多......
  奥拓立夫的安全气囊业务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安全带则相对更属于劳动密集型,从评价上来说,气囊业务的比安全带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