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例论述政治 历史 语言对民俗形成的影响
1个回答
2013-12-06
展开全部
神秘的力量:民俗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秦艳萍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和民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内涵,民俗文化也不断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民俗文化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民俗消长与语言消长的关系,民俗文化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以及在新民俗影响下语言的发展方向。
一、民俗消长与语汇消长
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过程,民俗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旧民俗消亡,新民俗产生。语言产生于社会生中,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语言的发展也是经历“产生——消亡——产生”这样一个过程。从这一点上讲,民俗与语言的发展有着相似性,但两者并非简单的平行和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1、旧民俗的消亡与语汇的变化
民俗事象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当某一旧的民俗事象消亡,它在语言中必然会有所反映,但民俗事象的消亡不简单等同于语言词汇的消亡。如汉语成语“口中蚤虱”,意为:把从自己身上捉到的寄生虫——跳蚤、虱子,放入口中咬死;比喻极容易消灭的敌人。另一个成语“扪虱而谈”——就是一面在自己身上捉虱子,一面和朋友谈话,形容放达任性,不拘小节。那是因为在古代卫生条件差,人们不经常换洗衣服和洗澡,所以会生很多虱子,虱子的地位就很高,人们就会选择以虱作喻。而现人们在生活中几乎已经看不到虱子的踪迹了,并且“咬虱”“扪虱”这样的动作太不文明,因此“口中蚤虱”、“扪虱而谈”这两条成语就很少有人用了,但却作为语言被以文字方式记载下来。从宋代开始,中国汉族妇女便有缠足的陋习,并沿袭了近千年,“缠足”这种民俗现在虽已消亡,但在语言中却依然有所反映。如汉语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老太太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老太太踢球——横划拉”等,就是旧时妇女缠足的体现,但随着缠足现象在生活中消失,它们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最后可能会被淘汰。再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反映了旧时人们向龙王祈雨的民俗;“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反映了旧时春节前家家户户贴门神的习俗;“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反映了旧时女子幼时在耳垂上穿孔、佩戴耳坠等装饰和结婚时坐花轿的民俗……这些民俗事象有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在语言中却依然有所保留。
有些民俗事象虽然消失,但与之相关的一些词汇却依然存在,但在口语交际中已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还会出现。如“鸡毛小店”,是旧时北京的一种小旅店,供乞丐和无处栖身的游民临时居住,房中有炉火,住宿者睡在地上,临时铺鸡毛,盖鸡毛,不能转动,否则鸡毛落下就冷了,鸡毛薄厚也有一定的价钱。“鸡毛小店”反映了五十年前的民俗状况。再如“老鸨”、“龟公”之类与旧时妓院相关的一系列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用,只有某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里还会出现。又如“君王”、“臣民”等旧时等级制度的产物,现已不用,用“领袖”、“主席”、“人民”等代替,当然这些词汇的含义与旧时的“君王”、“臣民”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俗转变,一些反映旧时民俗的词汇在现在出现了新的意义。
秦艳萍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和民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内涵,民俗文化也不断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民俗文化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民俗消长与语言消长的关系,民俗文化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以及在新民俗影响下语言的发展方向。
一、民俗消长与语汇消长
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过程,民俗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旧民俗消亡,新民俗产生。语言产生于社会生中,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语言的发展也是经历“产生——消亡——产生”这样一个过程。从这一点上讲,民俗与语言的发展有着相似性,但两者并非简单的平行和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1、旧民俗的消亡与语汇的变化
民俗事象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当某一旧的民俗事象消亡,它在语言中必然会有所反映,但民俗事象的消亡不简单等同于语言词汇的消亡。如汉语成语“口中蚤虱”,意为:把从自己身上捉到的寄生虫——跳蚤、虱子,放入口中咬死;比喻极容易消灭的敌人。另一个成语“扪虱而谈”——就是一面在自己身上捉虱子,一面和朋友谈话,形容放达任性,不拘小节。那是因为在古代卫生条件差,人们不经常换洗衣服和洗澡,所以会生很多虱子,虱子的地位就很高,人们就会选择以虱作喻。而现人们在生活中几乎已经看不到虱子的踪迹了,并且“咬虱”“扪虱”这样的动作太不文明,因此“口中蚤虱”、“扪虱而谈”这两条成语就很少有人用了,但却作为语言被以文字方式记载下来。从宋代开始,中国汉族妇女便有缠足的陋习,并沿袭了近千年,“缠足”这种民俗现在虽已消亡,但在语言中却依然有所反映。如汉语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老太太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老太太踢球——横划拉”等,就是旧时妇女缠足的体现,但随着缠足现象在生活中消失,它们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最后可能会被淘汰。再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反映了旧时人们向龙王祈雨的民俗;“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反映了旧时春节前家家户户贴门神的习俗;“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反映了旧时女子幼时在耳垂上穿孔、佩戴耳坠等装饰和结婚时坐花轿的民俗……这些民俗事象有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在语言中却依然有所保留。
有些民俗事象虽然消失,但与之相关的一些词汇却依然存在,但在口语交际中已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还会出现。如“鸡毛小店”,是旧时北京的一种小旅店,供乞丐和无处栖身的游民临时居住,房中有炉火,住宿者睡在地上,临时铺鸡毛,盖鸡毛,不能转动,否则鸡毛落下就冷了,鸡毛薄厚也有一定的价钱。“鸡毛小店”反映了五十年前的民俗状况。再如“老鸨”、“龟公”之类与旧时妓院相关的一系列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用,只有某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里还会出现。又如“君王”、“臣民”等旧时等级制度的产物,现已不用,用“领袖”、“主席”、“人民”等代替,当然这些词汇的含义与旧时的“君王”、“臣民”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俗转变,一些反映旧时民俗的词汇在现在出现了新的意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