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自称自己是中国啊???谁知道啊??谢谢

这个问题,问我们历史老师,他也不知道啊。汗!!!... 这个问题,问我们历史老师,他也不知道啊。汗!!! 展开
 我来答
鹊夜商5
2014-07-28 · TA获得超过2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万
展开全部
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文明史,表现在称谓上,除历代统一王朝国号外,又古今名号(如诸夏、华夏、中国、中华、禹迹、九州、赤县神州等)众多,域外称谓(如支那、赛裏斯、桃花石、契丹等)繁杂。本篇讨论“中国”名号的来源与演变。按“中国”这一名号,历史久远,先秦时即已存在。然而,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前,“中国”都只是地域的或文化的概念;从夏、商、周直到大明、大清,都有自己的国号,并不称中国。那麽,历史上的中国又是什么含义呢?它是怎样成为一个跨古今、括全域的通称的?在文化上都有些什麽象徵意义?中与国两字本来又作何解?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考证,予以梳理。1 一、释“中”释“国”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下上通也。”段《注》:“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今按中字本来的形义并非如此简单。据于省吾的考证,在殷商甲骨文及商、周金文中,中字的首尾都加有若干条波浪形的飘带,向右或向左飘,“本象有旒之旗”;商王有事,立此以招集士众,士众围绕在此周围以听命,故而又引伸出中间之中的意思。2由中间之中,产生了中的引申义与诸多美义。《说文》释中为内,又释内为入,段玉裁则发挥之:“中者,别於外之辞也,别於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段说甚是。盖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两端,就不会有中间;没有四方,就不会有中央。中作为地理用语,乃对外而言,乃别偏而言。然则中的涵义,又不独仅此,在文化上,中显得更为可贵,“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3,故古人视中尤重。就为政而言,要“允执其中”4,“用其中於民”5;就立身而言,“民受天地之中以生”6,故一切言行要无过无不及,守常不变;就处世而言,中为“天下之大本”7;古人论道,也以中为归旨:“中即道也,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8以此,文化上的中,为正为顺,为和平,为忠信,为合宜。 中既具备了上述美义,中国人的心目中遂惟中为是。文化名人夏丏尊〈误用的并存与折中〉9略说: 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与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它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已经用白话文了,有的学校,同时还教着古文。已经改了阳历了,阴历还在那裏被人沿用。已经国体共和了,皇帝还依然住在北京。讨价一千,还价五百。再不成的时候,就再用七百五十的中数来折中。这不但买卖上如此,什麽“妥协”,什么“调停”,都是这折中的别名。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然则国字又作何解?《说文解字》:“国,邦也,从□,从或。”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国,邦也,从□或声。□其疆境也,或亦域字。”段《注》:“邦、国互训,……古或、国同用。”又《说文》:“或,邦也,从□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段《注》:“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而为国。……(或)从土,是为后起之俗字(即域)。” 按殷商甲骨文没有或、国二字。周金文国字早期作或,以表示“执干戈以卫社稷”;后期孳乳为国者,盖加□以为国界,此属文字上的自然演变。 中与国两字连在一起,便成为我国的古老名号之一--中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