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陵区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
(2013?海陵区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
(2013?海陵区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正确;
B、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AB析出晶体,依然为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且t2℃时A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故错误;
C、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依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D、观察图示,N点在A溶解度曲线的下面,是该温度下A的不饱和溶液,M在A溶解度曲线上,溶液状态为饱和溶液,因此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正确;
故选BC.
B、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AB析出晶体,依然为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溶解度 |
溶解度+100g |
C、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依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D、观察图示,N点在A溶解度曲线的下面,是该温度下A的不饱和溶液,M在A溶解度曲线上,溶液状态为饱和溶液,因此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正确;
故选BC.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