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统制官相当于现代何种军职
宋代统制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都统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
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
北宋出兵作战时,常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方为常设官名。
后设置渐多,绍兴十一年(1141年)收诸大将兵权,以其部将为御前统领官,官品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仍驻原地,军额上加以屯驻州名,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扩展资料:
宋代统制官的来历
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南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官。此后,边要地区亦设“都统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属于朝廷直属军队。
并非地方军事长官。清末军制,统辖一镇的长官也叫统制(即镇统)。清末改革兵制,以统制官统辖一镇(师)军队,民国改称师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制
宋代统制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都统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
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
北宋出兵作战时,常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方为常设官名。
后设置渐多,绍兴十一年(1141年)收诸大将兵权,以其部将为御前统领官,官品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仍驻原地,军额上加以屯驻州名,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扩展资料: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制
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南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相当于军委下辖的大军区司令员)、同统制、副统制等官。此后,边要地区亦设“都统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属于朝廷直属军队。并非地方军事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