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薛丁山被满门抄斩 ,薛刚反唐历史上有这么回事吗
没有。《薛刚反唐》是中国的传统故事。书中记载:薛刚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生性好打报不平,好惹事。元宵节上打死太子、惊崩圣驾,闯下大祸。薛丁山一家连累被武则天灭门。后来薛刚独自逃到西凉,搬来大军。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
叙薛丁山之子薛刚反唐事,从薛丁山葬父、武则天入宫受宠、薛刚大闹花灯开始,叙至睿宗即位、薛家一门团圆止。情节相当于九十回本《征西说唐三传》第七十回至九十回,但叙述却比《征西说唐三传》详要。
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
扩展资料
薛刚闹花灯,闯下大祸,以致全家被灭门。后来薛刚聚集兵马打回长安,得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但以京剧《徐策跑城》为代表的故事系统中,薛刚反的主要人物是朝中奸臣张泰,故事的结尾是老忠臣徐策调停两方面,让皇帝决定斩杀奸臣为薛家昭雪,薛刚罢兵。
而小说《反唐演义全传》为代表的故事系统则将薛刚的故事与武则天篡夺唐朝皇位的阴谋联系起来,以薛刚为代表的反武则天势力先后分别保庐陵王李显和太子李旦,最终打败武则天及其残余势力,恢复李唐王朝,故事枝蔓相对复杂得多。
薛刚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由民间演绎而出,其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家将系列的一部分,在其中角色为薛仁贵之孙,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见于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以及流传至今的评书、戏曲等;另有著名文化策划人、诗人、辞赋作家薛刚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薛刚反唐
薛丁山(649年---720年)是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氏,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薛讷(649年-720年),字慎言。唐朝将领,高宗朝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长子。绛州万泉人(今山西省新绛)人。
唐高宗时以御边有功,官封平阳郡公。其故里为令山西万荣薛李村。唐武德三年(620年)由龙门、稷山等县划地设置万泉后,父子分属两籍,薛仁贵仍属居龙门,而薛讷随地属万泉, 薛讷不善言笑,但沉着勇悍,越是大敌当前,越是从容镇定。他富有正义感,不畏权贵。当时他仅为一县令,皇帝宠臣来俊臣权势倾朝,人们多趋之若鹜。在这一案中,来俊臣因受贿草率断之,但薛讷以民意为重,义正词严,拒理抗争,迫使来俊臣收回成命,从而以刚正秉直而闻名于世。薛纳以将门之子得到武则天重用。当时突劂侵入河北,边患紧急。武则天授讷以左武卫将军、安东经略,镇守边疆,屡立战功,后拜为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转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开元二年(714年)夏,他受命和左监门将军杜宾客等率领大军二万余人,抵御契丹。军士苦于酷暑,行军到滦州,不期与敌遭遇,军事失利,被朝廷责备并削去官爵。但薛讷“资忠报主,见义忘身”,在吐番侵扰临洮、渭州、兰州等地时,他以平民身份摄佐羽林军,为陇右防御使,奋力抗击,大获全胜。玄宗本拟亲征,得此捷报,非常高兴,又拜薛讷为左羽林大将军,掌管京师卫护,复封为平阳郡公。后告老回家,死时七十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