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线等答案

在本单元出现的历史人物中,你对哪一位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对他进一步了解本单元出现的人物有: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袁世凯我要简单的答案... 在本单元出现的历史人物中,你对哪一位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对他进一步了解
本单元出现的人物有: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袁世凯
我要简单的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为什么0213
2006-10-14 · TA获得超过15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孙中山故事一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孙中山故事二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
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孙中山故事梗概(简介)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国仍处满清封建王朝黑暗统治中,腐败清廷政府,对内残暴镇压民众,对外丧权辱国。这天,胸怀救国救民大志的几个青年人,又在上海一幢西式小楼书房聚会了。他们即是后来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文、陆皓东、王韬、宋耀如等。众人一致认为,必须用武装起义,方能推翻满清政权。在他们组织领导下,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相继失败,但孙文矢志不移,即使流亡海外,仍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徐图再举。他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事迹广传海外。在美国读书的少女宋庆龄,怀着满腔敬佩收集报道他的报章。1911年,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终于成功,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乘机崛起、逼迫清帝退位的北洋军阀袁世凯,控制了北方政权。为民国南北统一,避免内战,孙中山毅然辞职,让权于袁。殊料袁就任临时总统后,见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行将组阁,制约其独载权力,便派遣刺客,将孙文战友、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暗杀于上海北站。正在日本考察铁路建设的孙文闻讯返沪,与沪督陈其美等发动推翻袁政权的"二次革命",但不幸失败。孙中山又遭袁通缉,再度流亡日本。正当他在日集聚革命党人,筹划反袁大计时,宋庆龄来到他身边,接替宋霭龄任其秘书。1915年10月,宋庆龄不顾父母反对,在东京和孙中山结婚。次年6月,妄图称帝的独夫民贼袁世凯,在各省竞相宣布独立讨袁浪潮中死去后,北洋军阀争权夺势,祸国殃民。孙中山遂于1917年就任广州军政府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准备护法北伐,消灭军阀。北京军阀政府佯称"南北议和",阴谋勾结广东实力派头子陈炯明倒孙。陈背叛拥孙誓言,公然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脱险登"永丰"舰反击叛军,坚守55天后,与宋庆龄乘俄船"皇后号"赴上海。革命受挫,孙中山从苏俄革命和新兴的中共看到希望,他多次和中共代表李大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以及苏俄全权代表越飞会谈,于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亲手缔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同年11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赶跑军阀曹锟,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孙中山时已肝病甚重,但仍赴京。当他被人用藤椅抬下火车,出站时,受到伫立寒风中无数民众的欢呼……
雪江寒291
2006-10-14 · TA获得超过3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池成荫I9
2006-10-14 · TA获得超过21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看过太多关于鲁迅的评论,有赞誉的,有批判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无法堵住部分人的“破口大骂”,更不能也不会压迫大多数人的赞誉美词,有的只是自己的观点,对鲁迅的那点想法,决不是像以上两者的那种偏颇的绝对的观点。向来坚持用马克思的“两点论,两分法”去看待任何事情,不论是鲁迅这位文坛大家,还是对待生活的点滴小事,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任何研究性的东西,都要从作者本人的作品人手,所以,看别人的论著只是一个借鉴性的东西,不构成自己的基本观点,毕竟,每个人的理解角度和理解深度不一样。哲学有云: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同样,鲁迅是一个人,一个具有哲学思维的人,他的哲学观点开始就注定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班驳陆离的,看过《文化偏至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鲁迅先生提出的想法是可取的,是先进的。全文总的说来是对洋务运动和改良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具体吸收问题。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文中鲁迅所提到的“捂物质而张灵明,重个人而排众数”的观点,从这个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观点是“非物质”和“重个人”。

用唯物论的观点来解释,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时候是不可取的,盲目的夸大了个人的能力,早已证实是不科学的。当然,那时候比较盛行的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在这种观点中,鲁迅虽然能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和辨证方法论来观察自然界,却做不到用来认识社会历史现象。他还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他是一个非阶级的人,他的思想和生命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即使是后来胜利的解放中国的共产党,所以他不能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问题,这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没有长久的君主,也没有永远的臣民;有的是光怪陆离的形形种种历史风云变化。时代不允许他去站在某个阶级的立场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许,他的归宿不是他自己,不是某个失败或者成功的政府,也不是我们的人民,他的血液和思想已经延续到整个中华民族了,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发掘他的无限高度的民族精神。

谈到鲁迅的民族精神,我就想到他的“立人”思想,所谓“立人”,立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所有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鳏寡孤独,都可能成为立人的对象。在鲁迅的文章《坟》中,他所提出的一种“别立新宗”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是他不停的寻找,不断的探索,去找寻和呼唤“精神界的战士”。他希望能找到一种终极的思想,这种思想必须是全新的富有价值的,能给二十世纪的中国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动力。立人的核心和本质是要追求一个“个体的”与“精神的”自由的价值理念。这个理念所能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是能解放自己的方法。我们应该看到,文人毕竟是文人,他们有无限的遐想,他们有完美的思想和理想,他们可以在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幻想出一个“大同”的世外桃源,或者是一种超前的思想,可惜的是,他们不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对政治太过于陌生和感性,政治的艺术在文人看来,都是卑鄙的伎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文人和政府存在一种“悖论”,骂之恨之,但是,又有一种不离不弃的感情!鲁迅似乎逃离了这种不利的境地,变得与众不同,好酒好菜的招待扭转不了鲁迅的漫骂,是什么就是什么,该骂的还是要骂的,这就是鲁迅为何被人称之为“异类的动物”。

上述的只是鲁迅精神的大海拾遗,不是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我想,对鲁迅精神的认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那种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空中,呼入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但的确深入到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

你自己看着办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