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审美特征

 我来答
wyp120322
高粉答主

2019-04-07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1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2万
展开全部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事实上,由于中国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首先弄清了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体系,才说得清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如果把中国艺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舞蹈、音乐、诗画、建筑和书法,便可以看作是它美学结构的五个层次:最核心最内在最深层的是舞蹈的生命活力,它表现为气韵与程式;其次是音乐的情感律动,它表现为节奏与韵律;

第三是诗画的意象构成,它表现为虚拟与写意;第四是建筑的理性态度,它表现为充实与空灵;最后是书法的线条语言,它表现为抽象与单纯。它们共同地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扩展资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

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273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曲

哈U哈Ufly
推荐于2018-02-24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8万
展开全部
你好
脸谱化,程式化,抽象化。色彩、音乐、动作的夸张。
我国观众对中国戏曲审美从四个方面。
1、走。观众强调演员走的动作要美。‘
演员要通过舞台上走路方式(走相),
塑造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物,及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帝王将相走路要不大有力。显出威风形象。
小丫鬟要疾走如飞。
2、打。打是武打戏,
武功是演员四大基本功之一,
我国大多数观众喜爱欣赏演员的武打工夫。
武打要利索、干脆。
3、坐。演员通过各种不同的坐相来塑造不同的人物。
4、唱。唱是演员最基本的工夫。观众看戏,也是听戏。
5、表情。演员的面部表情能逼真地反映人物的心灵世界。
人们对中国戏曲审美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现实、贴进生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八方来客IRgko
2015-09-29 · TA获得超过7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0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93.7万
展开全部
 一、虚实相生的空灵美
  戏曲表演讲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即虚与实的
  高度统一。戏曲舞台艺术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元素,
  其节奏性、程式性是生活的变形,是在真与非真、似
  与非似之间讲求“神似”而不是力求“形似”。
  丢弃写意的美学精神,直接写实,反而显得很假,也不符合
  观众的审美。例如在表演过程中,几个龙套就可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表现行千里路,这种纵马千里,行舟百程,兵发燕赵,阵布吴越,都在
  大小圆场中完成。
  戏曲的虚拟有以上谈到的对地域、空间转换的
  虚拟,另外还有对自然环境的虚拟,有象征性虚拟,
  还有对时间形态的虚拟,即下文提到的域象、景象、
  喻象与时象。喻象,即象征、引申、比喻之象。昆曲
  《桃花扇》中,用水旗表现人在水中,用马鞭的扬动表
  示策马前行。《牡丹亭》中,用手托额头,表示正在熟
  睡。对景的虚拟,即景象。京剧《三岔口》中,两个人物
  在灯光如昼的舞台上,以摸黑打斗的身段表现当时
  的时间正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戏曲当中的虚拟,有时还通过夸张、变形等手
  段,为的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如在昆曲《桃花扇》中,表现侯方域与李香君一见钟情,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会
  到他们之间那种喜悦、娇羞的心理。这都是戏曲当
  中的虚实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美。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中和”,中,指心无偏奇;和,和谐,中节,合乎节
  度。孔子以他的“中庸”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艺
  术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美, 他认为,文艺
  的最高审美理想就是能使人内心趋于平静,并唤起
  庄敬和睦与仁爱的感情,从而对恢复周礼、协调人际
  关系,维护社会的法度和秩序,产生巨大的作用。孔
  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言其和也。
  这种审美理想,就要求中国的戏曲要讲适度、讲
  和谐、不走极端、喜怒哀乐皆有节制,悲欢离合相反
  相成。体现在戏曲表演中,则要求演员的表演要“合
  于雍容度”“举步发音,一钗横,一带场,无不曲
  尽其致。⋯⋯其浓淡简繁,折衷合度。”总之,
  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
  感。过分刺激感官的图景,在台上都要尽量避免。
  使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如表演悲哀的哭,演员
  只需眼中噙泪,用水袖把脸一挡就可以了,不必真的
  涕流满面。表演喜悦的笑也一样,嘴微微一动就行了,略一开合,立刻用手捂住,
  自然就美了。演员在舞台上的感情必须是有节制
  的,要转化为艺术的感情,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从而显示出一种温柔敦厚,和谐宁静之美。
  中和之哲学,还是一种重在协同之哲学,它是一
  种对立中的统一。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的独特范畴,它认为艺术
  的最高境界是“境生于象外”,王国维说“语明白如
  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戏曲作为一门艺术,也讲
  求出于实、表于幻的意境美。意境之所以为意境,就是看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能否形成特定的审美机制和显现特定的审美形态。
  唱作为戏曲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他的基本含
  义是交代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刻画人物性
  格,所谓“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例
  如昆曲的《牡丹亭•惊梦》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
  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首曲子,可看作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诗,实的
  部分是姹紫嫣红,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
  这些是实的客观存在,意境的稳定部分。又如《西厢
  记》长亭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绪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东西,此两折却用少而精的导向力极强的画面
  传达出了一种一种广阔的、朦胧的、邈远而感伤的、
  愁肠万种的情绪,这就是意境美的魅力所在。凡被
  寓于有意境的戏曲作品,都是可以让观众回味无
  穷的。
  比如昆剧《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幽会时,
  舞台上出现的十二月花神撒花的舞蹈场面,表现了
  封建的礼教抑制不住人的正常情感要求,即使是在
  梦幻中,也要冲破他的藩篱,体现了汤显祖“情之至,
  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主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w2011yy
2012-10-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万
展开全部
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这三个方面。当然,这些特征并非中国戏曲所独有,许多东方戏剧也具有这些特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