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左公柳这一课的观后感

 我来答
想要慢慢的靠近
2016-05-14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1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5万
展开全部
这个我知道!
灵魂-读左公柳有感导读:

  人的灵魂是肯定。而人却某些利益而不惜出卖的灵魂,而又有些人,却用的某些行动来证实了是个有血,有肉,有魂的人,的灵魂也将被的所装饰......

  ,学习了《左公柳》一课,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塞外了一株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而这事的主人公,便是刚毅,睿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人士左宗棠。

  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掩卷静思。我不禁被这六旬老人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动。

  想想,假如儿女孝顺的老人,六旬之时,是在家享清福了,哪还会为吃穿发愁?哪还会担心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龄,却请缨,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复失地。想想,他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要不然他怎么会抬着棺材上战场?他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能压倒多少贪生怕死之徒呀!

  战场杀敌必定会生灵涂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部队边打仗,边植树。再加上戈壁荒凉,多年居住,让战争一闹,就又会这大漠面积,植树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树一植,许多乡民回来了,这丝绸之路又重新打开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为左宗棠一把年纪还要战场杀敌呢?假如说是誓死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们都主张放弃,皇帝也开始动摇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得罪了那些皇室贵族,也会让皇帝心里多少有一点不舒适。假如新疆是个聚宝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请缨,以年岁已高,行动不便等借口完全可以把重担扔给别人,也不让的家人提心吊胆,又可以不用上战场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在他骨子深处的灵魂,心里装的是兴亡,百姓安危,的灵魂不正是现在的人正需要的吗?
希望能帮到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