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履镇的基础建设
交通
过去,夏履镇交通闭塞。旧时靠扁担、跺柱、柴扛搬运货物到船埠头,再由船外运。建国后,辟绍兴、柯桥、钱清至夏履3条水路航线。先辈们俗话说,“吃咯六谷糊,走咯弹子路”。从1988年钱(清)夏(履)公路建成通车后,夏履至型塘、夏履至江桥两条公路又先后建成,随后建成了各村级公路,使夏履公路交通四通八达。2005年,除双叶村外实现村村通公交车。铁路货运至近钱清站,客运至近绍兴站。距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
水利
自大禹治水始,夏履人治理山水从未间断。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成芝塘湖水利工程和郑家闸。明天顺二年(1458),筑成埠头至郑家闸之界塘。建国后,全面兴修水利,整治东、西两江,修筑闸塘堰坝,疏浚河道溪流,建造山塘水库,使农田旱涝保丰收,提高了抗洪防灾能力。
水电
旧时群众饮用水皆为河(溪)水或泉(井)水。以后,利用依山傍水优势,打深井,翻水上塔,形成“自流水”。到1993年末已村村通水。敷设排水管道7500米。镇区于1970年普及用电。电源来自钱清变电所。
邮讯
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临时邮局。三十年3月降为代办所。建国后,设邮政代办所。1956年村村通电话。1989年程控电话开通。1992年建成邮电大楼及万门程控电话模块。1993年建立移动电话中继站。1996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山区电话镇”。后移动、电信、联通、铁通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全镇,固定电话、手机、有线电视全面普及。尤其是2001年宽带网开通,并建立“中国绍兴夏履生态网站”,境内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
房屋
1990年前后,农民建房开始出现三层楼,1996年间,联华、华丰两村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进入21世纪,普遍建造别墅式新居。后兴建成了南方新村、教师楼、恒柏商住楼、农民公寓、蝶翠华庭、翠谷庄园等。自1988年始,陆续改建、新建敬老院、汽车站、医院、邮电所等公共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街道
民国时期,镇区仅一条长45米小街,弯曲不平,用石板铺设。逢集拥挤不堪,1989年后另辟新区,扩建、新建夏履路、西江路、清江路等街道5条,计长2150米。宽近20米。
集镇功能不断提升,村镇建设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2024-10-2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