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平的科研论文

 我来答
哭将军怒吼声5974
2016-06-02 · TA获得超过2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4万
展开全部

2011年论文:
1、《论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2010年论文
1、《论教师的研究意识》《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2、《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进展与挑战》《基础教育课程》2010.3
3、《从传授型教学走向互动型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0.3
4、《中考招生 改革的深化问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10.2
2009年论文
1、《价值观与教师》《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2
2、《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江苏教育》2009.5
3、《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09.3
4、《教学资源视野下公开课的优缺点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9.4
5、《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009.2
6、《关注教学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合理性》《小学语文教学》2009.1
2008年论文
1、《正确看待和落实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基础教育课程》2008.12
2、《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中国教育学刊》2008.9
3、《论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合理性》《新课程(综合版)》2008.1
2007年论文
1、《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探析》《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2、《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7.9
3、《转型期西方课程开发机制的结构层次与主要关系》《当代教育科学》2007.Z2
4、《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7.4
5、《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需要什么条件》《新课程(综合版)》2007.1
6、《就校本课程若干问题对吴刚平教授的访谈》《新课程(教师版)》2007.1
2006年论文
1、《走出政策理解的误区——吴刚平教授回应校本课程10大困惑》《基础教育课程》2006.11
2、《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6
3、《解析课程资源》《计算机教与学》2006.Z1
4、《开设校本课程的若干认识问题探讨》《教育科学论坛》2006.1
2005年论文
1、《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上海教育科研》2005.8
2、《在坦诚对话中寻找问题的出口――海南洋浦实验学校校本课程案例分析》《人民教育》 2005.8
3。、《高中新课程新在哪里》《中国教育报》 2005.3.4
4、《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意义》《教师之友》2005.1
5、《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明日教育论坛》2005 年第12 期
2004年论文
1、《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探讨》《当代教育科学》 2004.14.
2、《从“教材”扩展为“课程资源”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 2004.9.
3、《教育经验的意义及其表达与分享》《全球教育展望》 2004.8.
4、《高考招生制度与考试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调研报告》《湖北招生考试》 2004.6
5、《推进校本课程要点》《教书育人》2004.6
6、《通过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实现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的生长点》《福建教育》 2004.5.
7、《期待与希望——写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出版之际》《当代教育科学》2004.2
8、《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中国教师》 2004.1.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话途径》《教育评论》 2004.1
10、《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中国教育报》2004-07-09
2003年论文
1、《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2003.22
2、《普通高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思路》,《当代教育科学》,2003.20.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 2004.2.
3、《普通高中课程的公众满意度调研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4、《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11
5、《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福建教育》,2003.10
6、《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7、《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8、《高中课程资源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全球教育展望》 2003.9.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 2003.12.
9、《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访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吴刚平博士》《教 学月刊(中学版)》2003.7
10、《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流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11、《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人民教育》,2003.5
12、《动态平衡课程资源》,《中国教育报》,2003.1.7
13、《课程行为需要什么》《教育时报》,2003.6.5
14、《为什么教学意识不同于课程意识》,《教育时报》,2003.5.17
15、《道德教育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湖北日报》2003-10-23
2002年论文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师范教育》2002.11
2、《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二)》《语文建设》2002.10
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探索的历史透视》《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4、《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语文建设》2002.9
5、《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2002.9
6、《反思普通高中课程:功能期待与结构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2.6
7、《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教育发展研究》2002.Z1
8、《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问题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9、《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国教育报》2002-10-08
10、《教学改革呼唤课程意识(上、下)》《教育时报》 2002.5.16、234.5
2001年论文
1、《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上海教育》2001.12
2、《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1.9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8
4、《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5、《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明日教育论坛》 2001年5、6 期
6、《“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转换的宏观策略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
8、《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集美大学学报》2001.1
2000年论文
1、《国外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及改革经验》《教育研究》2000.10
2、《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0.7
3、《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0.6
4、《国外课程开发机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02.4
5、《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6、《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1999年论文
1、《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2、《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4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条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3
4、《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评论》1999.1
1998年之前论文
1、《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对我们的启示》《教育评论》1998.4
2、《理想品格的基础——罗素教育目的论思想述评》《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3、《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分别及其意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迈杰
2024-11-30 广告
作为迈杰转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临床研究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我们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丰富的转化医学平台和技术,支持IIT项目的全方位服务,包括生物标志物发现、靶点验证、病人分型研究、伴随诊断开发与商业化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迈杰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