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181种,其中鱼类19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3种;哺乳类41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雪豹、盘羊、胡秃鹫、玉带海雕、金雕等和二级保护动物棕熊、猞猁、藏原羚、岩羊等。本区有着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越冬的必要条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同时,对于保护区区域内农耕等生存系统的调节和影响,也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价值所在。 黑颈鹤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北起新疆阿尔金山脉,延伸到甘肃祁连山下,南抵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和云南的横断山脉,西起喀喇昆仑山,东止青藏高原东北线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脉。黑颈鹤为迁徒鸟类,根据其迁徒习性分布范围可划为繁殖区与越冬区两大区域。其越冬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及西藏海拔1600—4000米的地带。滇东北现为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当地农民对其迁徒时间有句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实际上。黑颈鹤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差异来去时问不尽相同,整个越冬期大约150天左右。
黑颈鹤的繁殖地比较分散,主要在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肃、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米的沼泽地带,那里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气候寒冷,5—6月时的气温有时还在零下12℃左右。它们每年3月就来到繁殖地区,当湖沼中冰雪开始消融时,群体便开始分散,雄鸟和雌鸟纷纷四处漫游,寻觅佳偶。求偶时,雄鹤和雌鹤的头颈都伸向前方,发出“嘎——嘎”的叫声,彼此呼应,一前一后地相伴行走,并且展翅偎依,似仙女飘逸,盘旋飞舞。然后雌鸟半展两翅,腿脚微曲,发出“哆,哆”的叫声,雄鸟一边应和,一边从后面跃到雌鸟背上交尾。它们的巢大多营建在四周环水的草墩上、茂密的芦苇丛中,或在人、畜不易接近的湿地上,用枯萎的苔草、针蔺等筑成粗大扁平的巢,中央稍微凹陷,直径约有90厘米,高10余厘米。5月初开始,经常在早晨到中午时间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每个巢中通常产卵2枚,偶尔也产1枚。卵的形状略似鸭蛋。卵壳呈淡青色或暗绿,夹杂形状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产完第一枚卵后即开始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但以雌鸟为主。30—33天以后,雏鸟就出世了,在出壳当天就能蹒跚而行,亲鸟则在一旁守护料理。
黑颈鹤在越冬地主要以吃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喜吃地下茎块部分,同时也兼吃少量动物性食物。在滇东北地区其主要食物种类为马铃薯、油菜子、燕麦、养子、小麦、蔓菁,其次是红白三叶草等草类及少量鱼虾。收割后的旱作地为黑颈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它在此间觅食的时间约占总寻食时间的五分之四。但在迁飞前一段时间,农民已开始播种马铃薯,黑颈鹤的啄食对农民的生产有一定影响。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黑颈鹤去毛、内脏,取骨晒干,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治小便不利。因此被利用。
过度捕猎: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禽类,驰名世界,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民间以鹤为“神”,历来受到尊崇和保护,但也有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杀害,甚至有人以吃鹤肉为荣,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
栖息地破坏: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人心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 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 作为高原草甸沼泽栖息的鸟类,本来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藏生活、迁飞,与世无争。近年人类对湿地的开发,抽干沼泽使这些高原涉禽正面临丧失家园的威胁。
据1992年冬季的数量统计,在中国见到的数量为1268只,近几年又在云南昭通等地发现了较大的越冬群体,数量已超过1500只,估计目前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2000只以上。黑颈鹤的生存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高原地区湖泊的开发利用、建立渔场、修筑公路,以及大规模排水、改造沼泽、游牧区域扩展等。这些人类活动使得沼泽干燥,面积不断减少,干扰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