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刑法的高手进来帮个忙,谢谢了

1.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根据其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A.作用于人的行为和作用于物的行为B.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和不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C.作为和不作为D.积极行为和消... 1.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根据其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 )
A. 作用于人的行为和作用于物的行为
B. 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和不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
C. 作为和不作为
D.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满分:4 分
2. 研究刑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
A. 分析的方法
B. 历史的方法
C. 比较的方法
D.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满分:4 分
3. 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有( )
A. 遗失武器装备罪
B. 遗弃罪
C. 放火罪
D. 玩忽职守罪
满分:4 分
4.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 可以从轻处罚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满分:4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A. 已满14周岁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
D. 已满18周岁
满分:4 分
6. 狭义刑法是指( )
A. 治安处罚条例
B. 附属刑法规范
C. 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D. 单行刑事法律
满分:4 分
7.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刑事责任,解决的途径是( )
A. 诉讼程序
B. 外交途径
C. 国际法院
D. 政府间协调解决
满分:4 分
8.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以外,还具有( )
A. 强制性
B. 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处罚手段的多样性
满分:4 分
9. 犯罪( )
A. 危害人民
B. 危害国家
C. 违反法律
D. 危害社会
满分:4 分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它原则
满分:4 分
11. 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主体是(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C. 高级人民法院
D. 承办刑事案件的法官
满分:4 分
12.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其行使管辖权,所根据的原则是(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满分:4 分
13. 因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轻罪重判或者重罪轻判,违背了(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无辜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满分:4 分
14. 某机场地面管理人员玩忽职守,致使飞机失事,死亡多人,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A. 法律规定的义务
B. 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 由于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 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满分:4 分
15.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 必然因果
B. 偶然因果
C.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
 我来答
曾立律师实务分享
2010-02-22 · 律师曾立
个人认证用户
曾立律师实务分享
采纳数:1361 获赞数:256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B,2、D,3,AD,4、C,5、A,6、C,7、B,8、C.9、A. B.C. D. 10、 D.11、B.
12、C.13、D.14、D.15、D.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
2020-09-09 广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三章 工伤认定,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