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警告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除邪惩恶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当头棒喝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当头一棒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二罪俱罚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党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丰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车之鉴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覆车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后车之戒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祸首罪魁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鉴前毖后 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就地正法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前车可鉴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前车之鉴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覆后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危后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辙可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杀一儆百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天网恢恢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小惩大诫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严惩不贷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严刑峻制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以儆效尤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以人为镜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以一儆百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出处: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以一警百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殷鉴不远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引古证今 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引以为戒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酌古御今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罪有应得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罪责难逃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出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观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除邪惩恶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当头棒喝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当头一棒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二罪俱罚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党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丰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车之鉴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覆车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后车之戒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祸首罪魁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鉴前毖后 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就地正法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前车可鉴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前车之鉴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覆后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危后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辙可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杀一儆百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天网恢恢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小惩大诫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严惩不贷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严刑峻制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以儆效尤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以人为镜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以一儆百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出处: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以一警百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殷鉴不远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引古证今 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引以为戒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酌古御今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罪有应得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罪责难逃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出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观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