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而是不能也?
刘邦打败秦朝最后的抵抗力量以后,一路向秦国都城咸阳进发,无险可守的秦王子婴向其投降,刘邦正式进驻咸阳。对于咸阳城秦宫的辉煌,刘邦流连忘返,还好在张良的劝谏下,刘邦秋毫无犯,没有大烧大抢,封存以后,退军至灞上,而后召来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向他们发布安民告示,并与他们约法三章。
备受压迫的关中百姓原本以为起义军如土匪一般,他们的日子会更加艰难,谁知攻入咸阳的刘邦义军不仅秋毫无犯,还发布了安民告示,与他们约法三章,得知是真的以后,人心分分偏向了刘邦。
得到人心的刘邦就在灞上静静地等待其他起义军的到来,项羽率领其他诸侯到达咸阳以后,对于刘邦比他先来自然愤恨不已,但毕竟攻破咸阳有功所以还得安抚他,于是就请他前来鸿门一聚。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建议除掉刘邦,以免后患。项羽不置可否,他在分析利弊。
首先刘邦来到关中咸阳以后凭借着与当地父老的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乃至全天下的人心,其次以前约好谁先入关中封王的约定,现在若是直接杀了,那么天下人会说项羽背信弃义,这就寒了天下人士的心。
再其次给诸侯做表率,毕竟是诸侯联盟一起攻打秦朝,向他们表明有功会被封赏,安抚他们,毕竟秦朝刚灭亡,共同敌对目标消失了,若是杀了刘邦那么各路起义诸侯人人自危,很容易把矛头指向自己,得不偿失。最后自己兵强马壮势力庞大,以后想要对付刘邦再找借口就是,再说现在自己威望正高,分封各路起义诸侯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于是他把刘邦分封到了汉中,又把出口周围的地方分给熟悉地形的秦朝三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来遏制刘邦。
等到理顺全国的关系,再一步步处理刘邦也为之未晚,就这样在鸿门与刘邦的一聚,双方面和心不和的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也即为什么对于范增的多次使眼色,项羽默不回应的大概原因了吧。
可惜最后是事与愿违,事情并没有按照项羽所想的那样,刘邦到汉中以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迷惑了他,东方齐国所分封的诸侯王因分配不均又打了起来,自己得去平定,这给了刘邦缓冲的机会,最后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一举打败三王,出汉中正式开始了与项羽的天下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