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渊明的问题 10

一:出仕前的陶渊明对其思想有影响的人和事。二:出仕中的陶对贯彻起初的看法,后来为什么产生厌倦?三:陶的归隐快乐吗?从哪体现?归隐的陶有没有痛苦?有没有怀才不遇的怨恨?... 一:出仕前的陶渊明对其思想有影响的人和事。
二:出仕中的陶对贯彻起初的看法,后来为什么产生厌倦?
三:陶的归隐快乐吗?从哪体现?归隐的陶有没有痛苦?有没有怀才不遇的怨恨?
展开
 我来答
王锴斌圐劚
2010-02-22 · TA获得超过9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7万
展开全部
已矣乎〔已矣乎:犹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放在旁边。耘(yún云):田地里除草。耔(zǐ):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āo):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里体现他快乐
caiqiwei123
2010-03-06 · 贡献了超过142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