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如果要去理解《摔跤吧爸爸》强调的到底是什么,那么首先你需要知道这部电影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因为单从我们的视角来看,一位父亲要求女儿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显得过于狭隘,甚至你可能会这部电影所体现的成功嗤之以鼻。但作为印度电影,其所最终展现的是将女权与梦想赋予了以打动人心的形态。
在印度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女子早早便嫁为人妻,在家中地位低下,,而这一点即在这部电影中有所体现,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去看电影,或许就很难父亲逼迫两个女孩成为摔跤手的残酷展开,就会有着“何不食肉糜”的质问。其实在电影伊始面对执着要男孩的父亲,面对一心渴望自己孩子继承自己未完成梦想的做法,我也错以为电影会只是一部带有局限性思维的作品,但随着女摔跤手的展开,这个故事则丰满了起来。
在电影中两个女孩女权意识是随着电影的推进逐步去觉醒起来的,同时我们再反观阿米尔·汗所饰演的严父,其即有着早先就发现了女儿拥有摔跤天赋在先,后又有一年之约为期,这位严父同印度传统家庭的父亲形象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他对两个女孩的引导和尊重于此中早已是昭然若揭。
当你从这一点,再去看《摔跤吧爸爸》,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中即没有父权更无从谈何彰显男权的作品,其所有的只是一个印度底层社会的真实缩影,有的是一位父亲在重重阻力下不畏腐朽的传统观念,将两个女孩培养为世界冠军的励志之情,以亲情为纽带的一展,其实在着梦想的同时,也令女权深入人性。
从最后的字幕我们得知,电影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在印度或许只是一小部人在致力去改变,但阿米尔汗透过电影的力量去将其放大化的呈现了出来,面对一个国家坚若磐石的腐朽观念,电影最终所强调的除了父女情和对梦想的坚持外,更为重要的是女权意识的觉醒!
《摔跤吧爸爸》在国内走红获得认可,除了跟阿米尔汗的个人口碑外,在国内观众的角度最受吸引的就是影片所突显的顽强精神有关与父女情。但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国内观众很难通过看片过程理解他想表达的最现实的一层意义——女性平权。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受印度传统影响非常深。女性从出生几乎就是以承担家务、抚养孩子、照顾老公为全部,很少能有获得与男人一样工作的机会。像在影片中摔跤,在传统印度观念里,这项运动是只针对男子的,并没有女性参与的机会。
但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在中国观众的角度会觉得这个爸爸太强势,强制女儿去做自已不喜欢的东西。所以在没有了解印度当地女性工作情形下,更多的是被片中的父女情、对梦想坚持感动。但是影片中也有不少细节可以让观众意识到爸爸坚持摔跤,不仅仅是为了自已更是为了女儿。比如女儿同龄的出嫁时对女儿诉苦希望自已也能有这样的爸爸,而不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就要嫁给另一个男人与家务做伴。
也正是因为这个小伙伴的话,让女儿理解了爸爸的坚持。也让观众发现他所做的最伟大的事情,不是让女儿获得金牌为印度争光,而是为自已的女儿赢得了跟男人平起平坐的机会。
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描写的是一位年少时就有为祖国在奥运赛程上挣得一枚摔跤金牌的父亲,由于生活所迫没有继续摔跤,而把自己的为国争光的梦想寄托在自己两个女儿身上。从此培养女儿学习摔跤,在父亲的陪同下,两个女儿非常出色的经历了重重磨难最后实现父亲愿望,为国争光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影片有这样一个细节,最初两个女孩是非常抗拒父亲的这一个偏执的想法的,训练时总是偷偷偷懒,在闹钟上做手脚等等,后来还偷偷跑出去参加朋友的婚礼。是什么让这两个女孩子改变得呢?是这两个女孩子结婚了的朋友,那个女孩子到了适婚年纪,只好选择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婚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不断地生孩子、洗衣做饭、更别谈爱情了。她的父亲没有给他们选择的余地。而阿米尔.汗饰演的这个偏执的父亲,却宁愿顶着大家不理解的目光,继续为他的女儿们奔走、奋斗、为他的女儿们争取更平等的待遇。
那不仅仅是男权社会里为女儿争取一点女权,更多的其实还是父爱。是因为,首先他是一位父亲,才会有为了女儿们争取公平权利的动机。其次,他才是一位教练,他会为了赛事而为他的学员们奔走。不过归根结低,歌颂的还是父爱的伟大和无声。
每一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默默的想到自己的父亲,那个总是在身边无声付出,当你成功时为你窃喜,当你失败时大声斥责你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名字是父亲。
《摔跤吧爸爸》总是被大众认为是一部父爱电影,可是我们大家不妨抛开“爸爸”的桎梏来看,这不就是一部纯粹的极有代表性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大家“坚持吧!追梦吧!”的励志电影吗。与其说其强调父爱,不如说其追逐梦想。
梦想是指引影片发展的光芒。父亲有梦想,他是享有盛誉的摔跤教练,迫切想要亲自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他的职业生涯没能如愿,因此他寄希望给自己的儿子,可妻子没能为他生出一个儿子,他“退而求其次”,发现自己女儿也有天赋,想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吗。父爱不过是梦想实现道路上的陪跑,假设这个有天分的人不是他的女儿,而是那个侄子呢,那么父亲这个人设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他吧。故事的前进不是因为父爱,父爱不过是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催发剂之一而已。锦上添的花,不论如何也成不了锦本身。
女儿的梦想也是坚定存在的,是对父亲意志的继承,也是父亲培养的结果。实现梦想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女儿对梦想的实现有着巨大的自制力与爆发力,她不断地减小着自己的生理限制,在父亲的帮助下不断挑战,更新与强大着自我,不断战胜新的对手。但是她也被打倒过,暂时的安逸,日复一日的单调训练中突如其来的轻松,对自我能力的过分肯定,甚至青春女性心里对美与时髦的特别需求,这些都是女儿梦想道路上的魔鬼。但电影终究是电影,传达的总是积极的,女儿在一系列挫折后痛改前非,最终战胜了自己心中的魔鬼。梦想实现了,这个梦想,是父女两人共同的梦想。
《摔跤吧爸爸》想强调的从来都是梦想的力量,梦想不会因为你的年龄而沉睡,不会因为你的堕落而销毁,它是一座一直在矗立着的华丽宫殿,只等你去攀登,坚定地,从不驻足地去攀登。
很多人都将《摔跤吧爸爸》看做是一种励志片,或者是家庭教育电影,然而实际上,这其实是一部第三世界的家庭伦理电影。它其实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如何在父辈理想下卑躬屈膝,直至暧昧接受。
在影片中,阿米尔·汗扮演的父亲按照现代家庭观念来说,并不是一位好父亲。尽管片中用了非常多的戏谑和笑料加以粉饰,但是这并不能为父亲的专制、独断和不顾女儿个体理想的性格进行辩护。
因为说到底,阿米尔饰演的父亲就是一个操纵女儿的身体,企图用她来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这种生命价值的捆绑教育,其实和我国古代的封建专制的世家教育如出一辙。
就像贾宝玉虽然喜爱作诗作词,摆弄文艺,然而父亲贾政却总是让他走仕途经济,这种泯灭天性的教育理念其实和《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并无二者。
然而吊诡的却是,片中的小女孩在父亲的教导下,一步步地获得荣誉,并且在摔跤路途中越走越远。她本身对此也开始逐渐认同,不再像以往那样责怪自己的父亲,埋怨他让自己走摔跤这条道路。
这种心理认同的转变,其实就是第三世界家庭中的教育悖论。一方面,从原始动机来看,家长的价值观裹挟自然是违背个人价值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种长期的催促,让孩子在这条道路上尝到了甜头,甚至得到了本来与自己个人理想、价值不相符合的荣誉和成功。
《摔跤吧爸爸》强调的,恰恰就是这种家庭伦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