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教育理念来看,以人文本,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上了日程;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撰内容上来看,应用题的精心设计、扩展知识的有效增加,体会到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层面来看,很多操作性极强的知识体系被无形地笼上了本本教育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毫无新意。从学生接受程度来看,很多学生是课堂上听懂了,课下就忘了,更别说让他更换一种思维模式。很多学生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就异常棘手,有的是计算严重错误,有的是读不懂应用题的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不会处理解题步骤,有的是对生活类应用题措手不及。[1]
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个有效策略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学,刚开始学习就有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这种状态,导致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就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很多本来应该记住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都没有记住,导致在做题的时候没法应用。例如:学习图形组合这一单元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记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然后学会分解图形。很多学生往往是通过划线,图形正确分割了,到单独计算面积的时候就出现畏难情绪了,直接导致错误的结果出现。除了牢固记忆公式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公式的变形能力的把握度。例如:在学习路程问题的时候,课本上只给了关于速度的计算。即:速度=路程÷时间,如果从速度的公式推理过程来分析,还可以推出两个公式: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这样,路程问题就由一个公式变成了三个公式,理解面马上就扩展开了。如果对这三个公式学生们能够张口就来,再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就轻松多了。小学公式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归纳总结好,最基本的功夫关都没有顺利通过,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雾中看月了。[2]
2.巧妙运用数学算理,掌握解题技巧
数学学科属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学习数学是有方法可循的。每类数学知识都有它的数学算理在里面,关键看能不能把握住,抓住关键点。例如:学习《比例》的时候,就比例的基本性质而言,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一个数可以伴随着另一个数的变大而变大,一个数也能因为另一个数的变小而变大,这是怎么回事呢?最关键的就是要看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在比例中的具体位置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理解了算理,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此外,学会运用多种解题技巧也可以化难为易。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喜欢用这三种方式。一是教会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应用题的时候直接用笔画出已知条件,找到所问的问题。二是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尤其是路程问题、容量问题、植树问题、工程问题和流水问题等,图形分析可以让学生将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起来,可以将抽象的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效果非常好。三是巧妙记忆法。比如2的平方是4,3次方是8,4次方是16,等等;2.5×2=5, 2.5×3=7.5, 2.5×4=1, 1.25×2=2.5, 1.25×3=3.75, 1.25×4=5,等等,强化记忆。这样在平时计算的时候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准确率也会提高。
3.学生课堂动起来,动手实践效果显著
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的时候,有以下几种情形,(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①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②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我给学生们准备了很多小棒当树,把学生们每两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演示植树的全过程,每名学生都要参与,然后给其他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节课本来是个难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很容易记住了植树问题的算理。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教育理念来看,以人文本,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上了日程;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撰内容上来看,应用题的精心设计、扩展知识的有效增加,体会到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层面来看,很多操作性极强的知识体系被无形地笼上了本本教育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毫无新意。从学生接受程度来看,很多学生是课堂上听懂了,课下就忘了,更别说让他更换一种思维模式。很多学生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就异常棘手,有的是计算严重错误,有的是读不懂应用题的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不会处理解题步骤,有的是对生活类应用题措手不及。[1]
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个有效策略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学,刚开始学习就有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这种状态,导致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就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很多本来应该记住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都没有记住,导致在做题的时候没法应用。例如:学习图形组合这一单元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记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然后学会分解图形。很多学生往往是通过划线,图形正确分割了,到单独计算面积的时候就出现畏难情绪了,直接导致错误的结果出现。除了牢固记忆公式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公式的变形能力的把握度。例如:在学习路程问题的时候,课本上只给了关于速度的计算。即:速度=路程÷时间,如果从速度的公式推理过程来分析,还可以推出两个公式: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这样,路程问题就由一个公式变成了三个公式,理解面马上就扩展开了。如果对这三个公式学生们能够张口就来,再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就轻松多了。小学公式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归纳总结好,最基本的功夫关都没有顺利通过,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雾中看月了。[2]
2.巧妙运用数学算理,掌握解题技巧
数学学科属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学习数学是有方法可循的。每类数学知识都有它的数学算理在里面,关键看能不能把握住,抓住关键点。例如:学习《比例》的时候,就比例的基本性质而言,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一个数可以伴随着另一个数的变大而变大,一个数也能因为另一个数的变小而变大,这是怎么回事呢?最关键的就是要看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在比例中的具体位置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理解了算理,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此外,学会运用多种解题技巧也可以化难为易。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喜欢用这三种方式。一是教会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应用题的时候直接用笔画出已知条件,找到所问的问题。二是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尤其是路程问题、容量问题、植树问题、工程问题和流水问题等,图形分析可以让学生将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起来,可以将抽象的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效果非常好。三是巧妙记忆法。比如2的平方是4,3次方是8,4次方是16,等等;2.5×2=5, 2.5×3=7.5, 2.5×4=1, 1.25×2=2.5, 1.25×3=3.75, 1.25×4=5,等等,强化记忆。这样在平时计算的时候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准确率也会提高。
3.学生课堂动起来,动手实践效果显著
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的时候,有以下几种情形,(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①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②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我给学生们准备了很多小棒当树,把学生们每两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演示植树的全过程,每名学生都要参与,然后给其他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节课本来是个难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很容易记住了植树问题的算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