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治当上皇帝?
展开全部
唐太宗之所以选择李治是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在内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均为长孙皇后所生,太宗深爱发妻长孙后,对嫡出子女宠爱非常,对皇后家族也照顾有加。长孙后去世后,李世民更是对其所生的七个子女宠溺至极。
在承乾和李泰已然成仇的情况下,选择年幼但性格温和的李治就是为了保全三个心爱的嫡子。所以,李治这个太子最终还是李世民决定的,只不过当这个决定在李世民心里还有犹豫的时候,长孙无忌出来推了他一把,让李世民更加肯定自己的决定。
晚年,唐太宗因自己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
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简要说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
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2]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3]。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4],不信方士长生不死之术[5],不喜游猎[6],无大志,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
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2]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3]。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4],不信方士长生不死之术[5],不喜游猎[6],无大志,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唐太宗之所以选择李治是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在内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均为长孙皇后所生,太宗深爱发妻长孙后,对嫡出子女宠爱非常,对皇后家族也照顾有加。长孙后去世后,李世民更是对其所生的七个子女宠溺至极。在承乾和李泰已然成仇的情况下,选择年幼但性格温和的李治就是为了保全三个心爱的嫡子。所以,李治这个太子最终还是李世民决定的,只不过当这个决定在李世民心里还有犹豫的时候,长孙无忌出来推了他一把,让李世民更加肯定自己的决定。
晚年,唐太宗因自己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这时李世民自然要把他的儿子们排一遍。当时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李宽、李佑已死,李愔、李恽的品行之差李世民心知肚明。李贞虽然比李治大,但当时来说也只有16岁左右,文才武略方面恐怕也没有表现出多少。一轮下来,最适合的人就只有李恪了,一来他英果,二来他年长,经历的自然比李治多,性格也较李治成熟。李世民一想到这个,以他的急性来说,必然要向人吐露,于是就找来长孙无忌单独商量,然而他对立李恪只是处在一时兴起的阶段,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否则就不可能被长孙无忌的一席话就此说服,从此不转此念。李世民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与私爱李治有很大关系,根据史书记载,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一直到立为太子都没有离开过父亲身边出宫单独居住过,甚至在立为太子后,都不让李治在东宫居住,褚遂良与刘洎曾两度进谏,要求放太子回东宫,进谏的理由也是不可过于溺爱太子。因此唐太宗对李治可以说是万般呵护宠爱,而李恪在贞观7年就已经离开长安去封地了,直至贞观十七年与李世民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也是寥寥无几,比起由李世民亲自抚养大的李治,在感情上也是有天壤之别的。因此后世之人曾评价唐太宗——今太宗以一旦之爱,必立晋王,岂公心乎?且恪、雉奴等己子耳,犹以私爱弃英果而立柔懦。
长孙无忌当时力挺李治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来是李泰杀子传弟说法遭到大臣褚遂良的揭穿,二来长孙无忌也是看准了李世民想保全三个嫡子的心思,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希望能够帮到您!
晚年,唐太宗因自己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这时李世民自然要把他的儿子们排一遍。当时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李宽、李佑已死,李愔、李恽的品行之差李世民心知肚明。李贞虽然比李治大,但当时来说也只有16岁左右,文才武略方面恐怕也没有表现出多少。一轮下来,最适合的人就只有李恪了,一来他英果,二来他年长,经历的自然比李治多,性格也较李治成熟。李世民一想到这个,以他的急性来说,必然要向人吐露,于是就找来长孙无忌单独商量,然而他对立李恪只是处在一时兴起的阶段,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否则就不可能被长孙无忌的一席话就此说服,从此不转此念。李世民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与私爱李治有很大关系,根据史书记载,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一直到立为太子都没有离开过父亲身边出宫单独居住过,甚至在立为太子后,都不让李治在东宫居住,褚遂良与刘洎曾两度进谏,要求放太子回东宫,进谏的理由也是不可过于溺爱太子。因此唐太宗对李治可以说是万般呵护宠爱,而李恪在贞观7年就已经离开长安去封地了,直至贞观十七年与李世民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也是寥寥无几,比起由李世民亲自抚养大的李治,在感情上也是有天壤之别的。因此后世之人曾评价唐太宗——今太宗以一旦之爱,必立晋王,岂公心乎?且恪、雉奴等己子耳,犹以私爱弃英果而立柔懦。
长孙无忌当时力挺李治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来是李泰杀子传弟说法遭到大臣褚遂良的揭穿,二来长孙无忌也是看准了李世民想保全三个嫡子的心思,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希望能够帮到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