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这句话?
道家哲学境界,人生如茶是一个动态比喻词,道家把人的一生艰辛经历过程浓缩于一壶茶水中。品茶人都知道: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因此把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刚沏泡的头道茶水的浑浊来形容,应该屏弃泡沫,冲洗茶具,才能让后叙的茶汤清澈见底,韵味有神!把人生青壮年时期比作二道茶,是因为二道茶才开始饮用,而二道茶水含茶碱和茶多酚最多,同时还并夹有或多或少的其它杂味,所以喝起来有带有较浓的青涩苦味,所以用这种二道茶水的青涩苦味,来形容人生青壮时的打拼艰辛期。品茶时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叶好坏的韵味体现,这道茶汤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韵味的,所以用这道茶来形容人生中年后的成果收获期是最恰当不过的。茶叶冲泡到第四道茶汤时,茶水清淡韵暇,会让人回味留恋前一道的神韵清爽。
因此,用第四道的茶水来形容人生步入老年时期的生活清淡,泛味,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老年人常会跟人分享青壮年时期的打拼经历,和收获成果的喜悦!这就是人们常用“人生如茶”这个词来形容人生的由来。总觉得茶能解愁去烦.虽然不再年轻,但被世事冲刷的心还是有浮燥不安的时候,每每遇到烦心事就会愁眉不展。于是便会想起喝茶,静静的拿出茶叶,给自己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成熟,才能坦然面对种种困难与考验。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辈庸庸碌碌过不完这一生。
其实人生不长,只有一杯茶的时光。
一片树叶,自采摘开始,历经磨难,蜕变为一片茶叶。这像极了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再步入社会,摸爬打滚,成为独一无二,具有独特气质的人。有人会问,不同茶工艺也不一样,这片茶叶又是什么茶?这是什么茶?谁知道呢。人也不是含糊地称为人,成长经历、环境、选择不同,最终的身份也不一样,工程师、程序员、厨师、木匠、老师等等。谁知道呢?
成为一片茶叶,看似已经结束,其实只是开始。它终究会与水相遇。一捧清水,自山涧流出,温柔细腻,清澈见底,光照下何其梦幻,何其瑰丽!水至柔,如女子柔情,能利万物,能与茶成配。
《诗经·国风· 野有蔓草》其中有一段话:“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不期而遇的缘分,美好如愿,正适合用于表达这情况。茶与水是一场邂逅,彼此心仪。人何尝不是?在这俗世走走停停,不知哪里是归属。只知道,周围的人们,都在忙着赚钱,自己不赚钱好像有些不合群。我们虽然不太开心,但还是在努力赚钱,这样让我们觉得更“合群”一些。直到遇见心仪的那个人,彼此心动。这时才明白,原来自己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与这个人在一起。在一起,哪里都是根。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杯茶是什么味道,因为每一片叶子接收到的阳光、空气、湿度和养分都不一样;这些因素使得每一杯茶都是独特的、未知的。唯有你亲口去品尝,答案才会一一揭晓;或许,这正是每次在喝茶前,都会有着小小期待的原因吧。
生活也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尝到什么味道,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人生远不止百味。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既是未知,又有着无限的可能,唯有你主动上前拥抱它,才能遇见美好。
俗话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人生就该如此,不经历过一番痛彻心扉,怎么见风雨后的彩虹,怎么能看淡失败。
茶类有六大种类,每个人的性格都能和各种茶相对应。有的人如花茶,你在生活中总能听到他们欢声笑语;有的人如绿茶,走到哪都能给人绿色的感觉;有的人如白茶,喜欢干净的她走到哪都能给人一种天然的香味;也有的人像高贵的普洱茶,不容易亲近,但是其实也有一颗脆弱的心。
而茶叶之所以能散发出各种香味,就在于它和水相融才能衬托出各种茶香。不论是顶级西湖龙井还是铁观音,如果不冲泡起来喝,那么它始终是一小片茶叶。这和人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长得再好看,不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那么他的能力就不为人所知,她的美貌也没有人看得见。
因此,茶从遇到白开水开始绽放,而我们的人生也犹如茶叶一样,在融入社会之后才开始经历各种苦涩、甜蜜、成功和失败。一小片茶叶是那么脆弱,但是冲泡之后,才能毫无保留的释放自己,把茶香带给品茶的人,人的一生也要在进入社会之后,贡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岁月,才能让社会了解我们的价值所在。这或许就是人生入茶、茶如人生了吧......
人生,似一杯茶,似一杯苦涩的茶,品尝苦涩的味道,而回感却是甘甜的微笑。就似在努力中默默所承受的煎熬,历经磨难之后却是无比灿烂的微笑。人生,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用最真的微笑去面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其实,我们会发现,世界并非那么残酷,只要有微笑的心,世界的一切依然美好。
茶有道,心无界;看《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每逢佳节胖三斤,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