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有哪些症状?
2019-07-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和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新叶不易伸长,植株矮缩,抽穗艰难。抽穗期穗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1.叶瘟
自三叶期至穗期均可发生。病斑类型可因天气条件、品种感病程度及病斑年龄等而异。
(1)慢性型病斑呈梭形,最外层为淡黄色晕圈,称中毒部,由病菌分泌毒素所致;内圈为褐色,称坏死部,细胞内充满了褐色树胶状酚类物质;中央呈灰白色,称崩溃部,叶组织细胞完全被破坏。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这“三部一线”是慢性型病斑的主要特征,也称典型病斑(图7-11)。天气潮湿时,多在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图7-11慢性型
(2)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反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的灰色霉层。这种病斑多在品种感病、适温、高湿气候条件及氮肥偏多的情况下出现。因此,急性型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该病流行的预兆。当天气转晴,植物抗性增强或经药剂防治后,急性型病斑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3)白点型病斑呈白色近圆形小斑点。此类病斑多在显症时遇不利气候条件时发生,很不稳定。病斑发生后,如果条件转为适宜,可发展成急性型病斑;如果条件继续不适,则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4)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局限于两叶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不产生分生孢子。
此外,叶枕瘟是叶耳、叶舌、叶环发病的总称。病部初期呈污绿色,扩展后呈灰褐色,常引起叶片早枯和节或穗颈发病。
2.节瘟
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一、第二节位上。病斑初呈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展至整个节部,黑褐色。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导致病节以上部分早枯(图7-12)。
图7-12节瘟
3.穗颈瘟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绿色。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影响米质。穗轴、枝梗也可发病,症状与病穗颈相似。湿度大时,以上发病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此外,病菌还可侵染谷粒、护颖等。
2024-10-3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