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质资料分类——馆藏体系与馆藏结构的基础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馆藏体系和馆藏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其中实物地质资料的分类体系是重要基础。
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类。可以从实物形态、产出的地质工作类型、学科、地区、保管条件、保管期限和利用条件等7个侧面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分类。而对于研究馆藏体系和结构最重要的是地质工作类型分类和地质学科分类(图1-1)。
图1-1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框图
1)地质工作类型分类。所有实物地质资料都是在地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但不同类型地质工作的目的、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工作方式不同,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有所不同,其代表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一定差别。因此以地质工作类型为基础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分类,可以比较系统地概括和描述实物地质资料,也便于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利用。此外,按地质工作类型划分实物地质资料,有利于跟踪地质工作部署和进展,及时了解各类实物地质资料产生情况,因而更便于指导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工作。
2)地质学科分类。优点在于:不仅对于系统、全面介绍馆中已有实物地质资料会有较大帮助,而且对于发现馆藏不足、提出收藏需求、使馆藏体系更加完整也很重要。缺点有:学科分类所界定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有时有较大的交叉重叠,如岩石标本常常会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馆藏机构的筛选采集工作是对已经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管理,而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馆藏需要收藏什么实物地质资料而去安排部署地质工作。因此,按地质学科对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不利于对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及其信息进行跟踪,对指导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的直接作用不大;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很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已经损毁,而该类(该项)地质工作又不可能重新去做时(如“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等),需要按学科建设进行专项采集,这种分类才具有重要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