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为什么没能获得奥斯卡?
张艺谋要想拿奥斯卡,尽管在其他奖项也可以有资格,但真正有机会的还是外语片,所以这里围绕外语片来说。张艺谋的作品第一次被选送冲击奥斯卡外语片是在1989年,《红高粱》前一年获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国际国内都极为轰动,是西方世界认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起点,顺理成章被国内官方机构选送。但美国人对中国电影还是太过陌生,《红高粱》没能入围最后的提名,在当时也被一些媒体视为遗珠,这一年得奖的是丹麦影片《征服者佩尔》。1991年,《菊豆》是张艺谋第二次冲击奥斯卡,这部影片的投资来自日本,后又得到西方电影节的青睐,这在当时的中国官方看来很敏感,由于文化政策的收紧,影片也未能和中国的广大观众见面,而电影局在向奥斯卡官方提交了这部影片之后又生悔意,以繁忙为由代张艺谋辞掉了出席颁奖礼的邀请。或许这种微妙的政治因素反而助推《菊豆》入围了最佳外语片的五部提名名单,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次。但它最终输给了瑞士、英国、意大利及土耳其跨国联合制作的写实电影《希望之旅》,这部影片描写偷渡移民的辛酸经历,改编自真人真事,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平实而不煽情,正是奥斯卡投票人最喜欢的那类外国电影,相比之下,《菊豆》用夸张的色调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奇情故事,或许能令少部分人极为喜爱,但对多数人的吸引力显然就不如《希望之旅》。今天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希望之旅》不算什么影史杰作,《菊豆》输给它有点可惜。1992年,张艺谋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度入围最终提名名单,只不过这次是代表香港,它最后输给了意大利电影《地中海》,今天已无人再谈论《地中海》,也无人再谈论该届提名中的其他几部影片。其实单从影片质量而论,《大红灯笼》原本是有机会的。又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今天西方影评界都在高度评价《大红灯笼》,如果重新来评,那张艺谋机会极大。但可惜,回到当时那一年,正赶上《大红灯笼》的美国发行商Orion公司陷入财政困难,只能将全部资源集中主推「亲生儿子」《沉默的羔羊》,于是《大红灯笼》被冷落,结果导致这部影片在美国冷冷清清上映了几天,根本没什么人看过,入围提名已是奇迹,无法再奢望得奖。
前期的张老谋,还是算比较有想法的导演,只是碍于当时的文化氛围、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没有那个机会。这几年的张老谋,不知是否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他似乎在追着李安的背影跑,尤其是在卧虎藏龙获奖以后。英雄画面数一数二然而剧情乏善可陈,他的精力似乎都用来铺设彩色的画面了,但画面却没能讲好故事甚至是辅佐好讲故事的台词;一部黄金甲,看得人真是有种噎了一口窝窝头在喉咙里的感觉……只能说在有条件冲击奥斯卡的时候他却给人一种放弃想法一心只想讨好票房甚至连评委都懒得理会的感觉。奥斯卡,即美国电影学院奖,注意前面美国二字。美国是个保守的清教徒国家,奥斯卡更是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譬如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颁给了阿甘正传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赎。为了平衡,奥斯卡会在最佳外语片这一奖项里更热衷于一些类似左派电影等非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以及超现代意识流blahblah的文艺电影。张艺谋的电影要么不够左不够极端,要么不够文艺不够深刻,所以很难获奖。
“奥斯卡本身就是一个以美国文化视角为核心、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的奖项。”这话对不对呢?你不能说它错误,但角度是不恰当的,实际等于没说:所有美国的影视奖项都是以美国文化视角为核心,以西方价值为标志的奖项。你能设想一个美国的电影奖是以韩国/印度/中国文化视角为核心,以东方价值观为标准的奖项么?欧洲三大电影节是不是也是以欧洲文化视角为核心,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的奖项?不要什么都套到殖民后殖民那套理论上去吧。实际情况是:奥斯卡是一个美国电影的行业奖项!它是以褒奖美国电影产业为目的产生的(后来可以认为拓展到整个英语电影产业),并不以世界电影作为其考量范围。从美国影艺学院成员,也就是所谓奥斯卡评委的组成就能看出这点。五六千名成员中,虽然有一些外国电影人(比如张艺谋巩俐),但绝大多数是美国电影从业人员,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服化道、特效等等工会人员。其奖项设置也是如此,最佳外语片只是奥斯卡奖中一个不太重要的小奖。几乎所有奥斯卡奖项都要求参选影片在美国商业院线公映一周以上,这就很明确地与一些电影节奖项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