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越多,遗传算法适应函数越小!这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为什么神经网络还要用遗传算法啊?为什么不是反向传播?隐含层节点的数目理论上是超参数,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数目的隐含层效果都不一样,一般还是得试错法。
2.如果最后一定要用遗传算法,那隐含层节点就组成你用来进行各种交叉、变异操作的权重(基因)向量。那这个向量的长度取决于你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你挑选出来的带权重的特征(已知的输入)的数目,就是权重向量的多少,这东西不能自己随便变。
3.写到这我突然明白了,你是找不到目标函数中的特征,想用神经网络提高维特征,然后再用遗传算法找这些特征的权重吗?既然特征的多少(即隐含层节点的数目)你是未知的,那同1,和普通的神经网络一样,对于不同的问题节点的数目是超参数,你只能通过实验法确定了。既然你试出来节点很高时适应度函数低,那就减少节点数目吧。
节点多,按照我的理解,最后可能可以更精确,但在一开始并不容易找到最优解的方向(也许永远找不到)。问题并不复杂就减少节点数目吧,节点太多也会过拟合。
2.如果最后一定要用遗传算法,那隐含层节点就组成你用来进行各种交叉、变异操作的权重(基因)向量。那这个向量的长度取决于你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你挑选出来的带权重的特征(已知的输入)的数目,就是权重向量的多少,这东西不能自己随便变。
3.写到这我突然明白了,你是找不到目标函数中的特征,想用神经网络提高维特征,然后再用遗传算法找这些特征的权重吗?既然特征的多少(即隐含层节点的数目)你是未知的,那同1,和普通的神经网络一样,对于不同的问题节点的数目是超参数,你只能通过实验法确定了。既然你试出来节点很高时适应度函数低,那就减少节点数目吧。
节点多,按照我的理解,最后可能可以更精确,但在一开始并不容易找到最优解的方向(也许永远找不到)。问题并不复杂就减少节点数目吧,节点太多也会过拟合。
光点科技
2023-08-15 广告
2023-08-15 广告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按照结构模型把系统产生的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最常见的就是数字数据和文本数据,它们可以某种标准格式存在于文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