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 我来答
小耳朵爱聊车
高粉答主

2021-06-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3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8万
展开全部

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等。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以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物质生产活动以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中国人口因素的变化和对经济增长、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中国的生育率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中国人口老化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等问题,都源自妇女的生育率下降。

目前,按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中国妇女生育率是平均一个妇女生1.6个小孩。差不多是城市生一个,农村生两个,平均为1.6个左右。

人口学家研究的结论是,生育率保持在2.1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人口长期稳定。我们的生育率远低于2.1。如果这个1.6的生育率保持不变,以后总人口必然就会下降,并出现人口加速老化。

二、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结构和改革的影响

一是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看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基本共识是人口老化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

二是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我们再看看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我们用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两种情景进行模拟。

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综合在线咨询专家
2020-10-05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2792万
展开全部
一: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农耕时代的封建社会和工业时代的现代化社会形态不同,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在封建社会,基础工业薄弱,只有小农经济提供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所以只能维持温饱。在工业社会,有完善的工业体系,能提供丰富的工业产品,因此人的生活水平更高,活动也更加丰富。所以生产力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①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必然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的变化,于是,新的生产关系就要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力就要求改变原来的旧的生产关系,由更能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④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往前发展.
含 义 包 括 内 容 相 互 关 系
生产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 劳动者(决定因素)劳动工具(标志)劳动对象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基础)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
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3)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1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2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等.(4)但是,尽管有争议,却很少有人对现有生产力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提出过疑问,很少有人注意到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这种自相矛盾.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三者的结合只是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即生产三要素.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点都是把这些生产三要素误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实际上,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然后作用于劳动对象,表现出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是由人体各分工器官和肢体所构成的生命机体为了维护自身从而进行自然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5)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6)虽然劳动力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但生产力水平不是劳动者素质所能决定的,也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先进性所能决定的.现代素质的某个劳动者,与古代人相比,其劳动力水平不可谓不高,如果让他与周围的人隔绝,或者使其处于动乱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有先进的生产机器,他与机器的结合并不能表现出多大的生产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已.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或者,按传统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如果暂且撇开这些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力量意义的生产力其外延应该怎样界定呢?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观念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因此,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0-06 · TA获得超过29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3.7万
展开全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井音华pi
2020-10-06 · TA获得超过3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13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167万
展开全部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渴侯含巧6n

2020-10-06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8万
采纳率:37%
帮助的人:835万
展开全部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因素包括人的素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资料的多寡程度等。
因为生产力因素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结构,而生产关系则又决定了国家管理模式。因此,生产力因素的发展好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所以说,生产力因素是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生产力在狭义上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