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做,让孩子养成良好主动学习的习惯?
陪孩子写作业,内心是崩溃的。”这是很多陪读父母内心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孩子不会主动学习。从心理学来说,每个孩子从小都有自主发展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需要催,在该完成的时候自然会完成。这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欲望驱使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爱讲大道理,甚至谈到以后的人生理想。但实际上,就算父母磨破嘴皮子,都没有办法让孩子主动好好学习,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构建动机,动机是激发主动性的主要手段。父母做到这3懒,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1、懒得看着孩子
从孩子1岁开始就要引导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穿袜子、自己起床。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孩子会学会生活技能,同时肯定自己的价值,更勇于战胜困难,容易形成独立的、自信的性格。孩子在独立完成任务之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被尊重和被需要的,以后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2、懒得唠叨
生活中常见到这种妈妈,每天就不停地唠叨,唠叨已经成为习惯,“你怎么还不起床!天天赖床!马上要迟到了!你怎么还不写作业,天天磨蹭,一磨就是十二点!”有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家长的行为中,唠叨是占其中之一的。家长的这些唠叨可能暂时让孩子去做这件事,但是长久下去不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3、立规矩,定目标
当孩子自制力不够的时候,父母放手也不放心,这个时候可以一点点引导,从建立一个小小的目标、立规矩开始。每个家庭的规矩自然不同,比如敏敏家的规矩是,放学回家后,必须写完作业再玩!让孩子自己来规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最好是在纸上列出清单,当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后,就在后面打上对勾。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挑战的欲望,感受达成目标之后的快感。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终究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想学,要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不然家长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