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一部家庭电影,真的能折射出心理学内涵,美得过于残忍吗?
父亲给了我们什么?我们从父亲那得到了什么?这是一部关于父亲的家庭电影,《回归》真的是很好的片子,可是美得残忍。父亲强权的回归,顺从与叛逆的两个儿子折射出家庭对父权缺失的迷茫和渴望,两种表现方式却殊途同归地向往着强势父权的降临,但只有父权的消逝,儿子才能成长,新老交替的背后隐喻的是生死的更迭。简单的剧本却折射了心理学的内涵,折射国家和历史的隐喻更显苍莽壮阔,青灰色的镜头美得令人窒息!这种电影最适合的电影节,亲情间的遗憾是足够令人回味的。
对于导演的处女作,安德烈·萨金塞夫是令人刮目的,故事故意隐去父亲12年不归家的原因,给了点线索,比如路上的电话、码头的街头、灯塔下的藏物、熟练的野外生存技能、保留的破旧全家福等等都暗示着父亲的职业不光彩,可能是黑道,这无法返家的12年可能是在坐牢或者逃亡。但这不是电影的重点,因为无论其如何,他对儿子的情感是不受影响的,除去背景故事,重点就是在儿子们的情感变化上了,从欣喜、好奇、接纳、服从、反叛、冲突进阶式的升级。
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处女作,犹如北冰洋的海水一般,寒冷刺骨,灰暗的色调,压抑的气氛,严厉的父爱,叛逆的青春,还有一个悲惨肃静而引人深思的结局,便是这部关于成长的电影从此奠定了他的个人风格。如果对斯大林体制下的俄国有所了解的话,解读起来更容易接受。包括里面体现的父权、宗教隐喻这些比较通俗的东西,都是有很多细节可以追溯的。
片段汇聚下的情绪爆发,权力在父子三人间完成接替,一如作为记录载体的“日记”与“照片”,冷峻风格一以贯之,现实主义层面的寓言讨论反而会消解自然的美感,毕竟本片已经将焦点趋近于永恒了,由冰冷的城市渐渐回溯到空灵的自然,围绕在“父亲”周围的神秘感渐渐弥漫到整部电影中。父亲和小儿子的冲突其实从一开始就所显露,最后结局也不言而喻了。特别在这种悲歌式的宣泄中,悲情的色调一直压抑到最后才爆发,也从导演的用意更加明显了一些。
也许你会认为,剧情设置太僵硬,导致电影疲惫不堪。寓言般的情节充斥着塔可夫斯基式的政治、宗教隐喻,也延续了塔可夫斯基静谧毫无张力的故事,不甚喜欢这种突如其来却又明伏暗露的悲剧,画面冷酷,影调阴森,构图讲究,却充分说明了一个处女作注重风格化时的畏手畏脚,也许对故事性的打磨压根不在导演的欲求范围内,但并未看到振聋发聩的形上表达,更何况越多的历史背景关联和文化知识基础需要便越局限了观众,至于情怀,恐怕尚不及塔氏。
不管怎样,全片阴冷色调的质感但又极具美感的镜头,那海天一色和火烧云的黄昏大海,有老塔的风格!其次父亲的角色的缺失造成两个儿子人格上的缺陷,而父亲的回归和旅行是对儿子们十二年来缺失的父系教育的弥补。《回归》所包含的象征隐喻和主体间性,能让人从许许多多不同纬度来解读,无关对错画面很美,却美的残忍。
冷冽到近乎残忍的镜头感,兄弟二人在一次无法挽回、终生难忘的意外之后,最后猝然地成长蜕变。这种深层次地强烈地命运的反抗,让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镜头质感太有老塔的风格。至于寓言解读,见仁见智。美丽的风景不属于胆小的人,所以父亲化作闯入者,让儿子对自己的憎恨大过对高塔的恐惧,这样才能让他们变作大人。而父亲在岛上到底取回了什么东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看完之后却不知道应该责怪谁,非要说的话,应该怪父亲离开的12年吧。其他的隐喻也好,成长也罢,错过的时间不是一下子可以弥补的,父亲的角色不是那么容易的,人与人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这是我的感受。高色温的画面里凝结了满满的冷峻气质,导演对意境节奏的拿捏妙到颠毫,难以置信竟是其第一部长片。
抛开各种所谓的“隐喻”不说,这是一部让人很有感触的电影,也是一件很美的艺术品。广阔无垠的野外取景,意境优美的构图画面都为本片诗意伤感的气质添上浓重的一笔,俄罗斯电影似乎对于父子关系及父权统治有着执着的兴趣和探讨,导演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从细节或其他方面看,个人认为这又是一部雕刻着深深的家国烙印的作品。片中父子关系的内在情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关于宗教细节的铺垫也很有深度!
以为是一部“父亲缺席,之后回归,父子冲突,之后和解”的煽情故事,结果最后半个小时,彻底颠覆了我的“以为”。这是一部可以从亲情、政治,多重角度解读的“寓言”,十分耐品;镜头也美,师承老塔,非常耐看。片中父亲的形象深入人心。俄罗斯的男人;北寒带的海;回归的主题,简单而隽永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部道不尽感受的电影,整个民族都带有一种片子里的灰青色的基调,包括儿子一进门看到父亲的角度,和父亲最后的死法,以及一种混乱迷茫的感觉和儿子对父亲的叛逆都是有特殊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