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控
2022-12-06 · 百度认证:IT168官方账号,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
2.首先,有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做技术支持,有了这一步,下面才好开展更进一步的工作。
3.其次,和专业公司合作,更大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有舆情公关专家的不间断的指导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处理舆情的效率和安全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公司公关部门的素质,通过一定时间的对接和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公关部门的业务能力,一些可以应对的小舆情也就不用再麻烦别人,交给公关部就可以搞定。
增强舆情预警意识:
一、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
二、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在舆情监控被广泛运用到各种场景下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企业单位存在误区,不知道如何进行监控,以致于走了不少弯路,下面就由识微科技小编来为大家解读。
一、常见的舆情监控误区
1.依然采用人工:在大数据时代下,不论是面对海量化的舆情信息,还是越来越快的舆情传播速度,监控工作都远不是人工可以胜任的,除非真的信息量很少,但是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负面报道被传出时,此时的信息量、传播速度就绝非人工可以监控的。
2.舆情监控是万能的:在一些企业单位的潜意识里认为舆情监控不仅可以做危机前的监控,还能对出现的负面信息进行删除压制等操作,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其实不然,舆情监控的工作在于帮助及时发现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生成相关图表以及报告,供危机的防范与应对提供决策参考。至于删除压制这些需要联系相关的公关公司。
3.免费舆情监控:“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正成熟完善的舆情监控系统软件是要收费的,免费指的是前期的免费试用,帮助用户来了解产品。
二、舆情监控要点内容
1.监控关键词:如果是企业,监控关键词一般是企业名称、产品名称、高管、代言人、营销活动等,具体的关键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定。
2.监控的平台:通常来说,需要指定监控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等。
3.监控的对象:一般指的是竞争对手、上下游合作伙伴、KOL等。
三、舆情监控系统软件
识微商情监测系统,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互联网信息挖掘服务,可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地全网舆情监测与分析告警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实时推送互联网公开的企业自身信息、产品信息、品牌信息、人物信息、竞争信息、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等,并实行在线化服务,提前预警,统计图表分类整合,自动生成舆情分析日报周报,助力企业顺利处置突发/重大/敏感/负面舆情。
从企业角度出发,做好网络舆情监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选择合适的舆情监测工具,如识微商情等,这些工具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在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的公众言论。
配置关键词和警报系统,确保一旦出现与企业相关的负面或重要信息时,能够立即得到通知。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来提高舆情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2.数据分析与洞察: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趋势、情绪变化和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
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和报告,帮助决策者快速把握舆情动态。
3.响应策略的制定:
根据监控结果,制定快速响应机制,包括危机应对预案和公关策略。
准备好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官方声明、新闻发布会、客户服务沟通等,以便在必要时迅速采取行动。
4.法律合规性考虑:
确保舆情监控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
了解并遵循各地区的网络监管政策,避免侵犯用户隐私或违反当地法律。
5.持续优化与更新:
定期评估和更新监控工具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舆情动态。
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教训,不断优化监控策略和响应流程。
6.内部培训与文化建设:
对员工进行舆情意识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于网络舆情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建立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舆情管理中,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7.外部合作与资源整合:
与专业的舆情分析公司或公关团队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来提升监控效果。
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协会共享信息,共同应对可能的行业性舆情危机。
2016-11-09
一、预警负面。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迎来了矛盾多发期,公共危机或者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已不是罕见之物,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从近年频繁爆发的舆情危机事件来看,不是事件本身多么有爆炸性,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政府应对不及时造成的种种困难与后患。自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限制,特别是负面信息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在很短时间内足以发酵成一场空前的舆情危机。有研究机构在舆情应对方面提出了“黄金4小时”法则,强调舆情处置的及时性,这也表明对舆情负面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负面信息处在萌芽状态时就能都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而灭之考验着政府部门的舆情预警能力。
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政府舆情监测的功能之一就是预警负面舆情。通过建立政府舆情监测制度,利用舆情监测系统,更具政府部门的监测需求设置监测“关键词”,然后对网络媒体、微博、论坛、贴吧、博客等舆论集中的平台为对象实施全网72小时监测,一旦发现负面信息,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发送预警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很多的政府舆情监测系统的监测时长都可以达到分钟级,像深圳乐思软件舆情分析师介绍,其公司的政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速度就可以达到30分以内。而作为舆情监管部门领导,可以根据报送的预警报告对负面信息做评估,以此决定是否启动舆情应急预案,是否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及回应。通过负面预警,极大缩短负面信息的发酵时间,压缩负面信息发酵空间,保障舆情应对的“黄金4小时”。
二、危机公关。近年来,突发性舆情危机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常态,而面对频发的舆情危机,政府舆情危机公关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政府舆情危机公关同样需要“知己知彼”。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舆论出现爆棚,各种批评声、谴责声、质疑声会接踵而至,这时候公众在关注什么、批评什么、谴责什么、质疑什么、诉求什么等,都是政府部门只要获知的舆情情报。而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如果对这些内容不清楚、不了解,容易让政府舆情应对策略出现走偏,甚至走向公众舆论的对立面,从而引发此生舆情危机,不仅不利于危机的化解,更是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公共形象。
2011年的甬温动车事故发生后,网上舆情瞬间暴涨,关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事故成因、事故救援情况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面对媒体的质疑时,当时的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以一句“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引发舆论轰动,这种回应与公众的舆论的截然想法使得其快速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舆情次生危机迅速发酵。其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在舆情处置时,对当事的事件所产生的舆情动态不了解,没有抓住舆论焦点,最后导致回应与舆论诉求出发太大,引发新的危机。而利用政府舆情监测,政府部门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全网、全时段跟踪监测,收集“与我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报表,总结公众舆论的关注点,了解公众所说所需,把握事件舆情整体动态及走势,然后“对症下药”,对公众的质疑、谴责、批评和诉求有针对性的回应,及时采取合理引导,最终化解危机。
三、反馈民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全民网络”时代,人们的话语空间在这“全民网络”时代得到极大的拓展,加之互联网即时、互动性特点,网络成为了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舆论平台。网络舆论正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甚至影响着政府公共决策,虽然说网络舆情不代表真实意义上的民意,但网络舆情成为民意的“晴雨表”这一共识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会越来越清晰,而政府舆情监测则可以很好的满足政府部门对民意动态了解的需要。
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建设完善政府舆情监测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最大限度收集网上任何“与我相关”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聚类分析,了解网上舆论反映出来的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态度、对政策法规的评价、对部门业务的,对自身利益的诉求等,并以此为参照改进政府工作质量、完善政策法规建设、提升部门业务能力等,从而减少政府工作的推进和政策法规实施的阻力。例如,政府部门需要推出某项政策后,可以围绕该项政策建立监测专题,收集网上关于该政策的各种言论、评价、建议,分析该项政策的民意效果怎么?是否获得的大多数人的认同?是否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好的建议及时补充,以最大限度保证政策的实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这样不但可以减小政策实施阻力,还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