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在工作的1-3年内应怎样做,怎样去做职业规划?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起始薪资、过于重视自己的初始职位。
那么要怎么才能够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未来的工作稳步发展游刃有余呢?
大师兄提出三个最关键的因素。
1、信息为王一名职场新人,首先要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空间上的理解。
空间内部:你所在的公司处在行业的什么位置;你的同事、领导都在做什么,做的如何;你所在的公司、同事曾经怎样发展,未来可能如何发展。
横向上,所在行业有哪些知名公司、哪些岗位职位、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发展路线、晋升前景等;多看看前人是怎么发展的。
纵向上,你所在行业最重要的上下游行业是什么?合作企业是什么?需求是什么?约束、壁垒是什么;
为何说信息为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时代几年一变,变化太快。
古代生活在桃花源的人,虽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社会模式没有太大变化。而现在五年一个风口十年一个周期的情况实在是太平常了。
只有在了解行业,进而了解企业、上下游、岗位、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才能谈职业规划。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网络,的确现在网上有很多信息,你要学会筛选和分辨。
但其实大师兄想告诉你: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网络上是基本看不到的,做为一个新人小白别人没有和你交换信息的意义。所以这就要看你的交际能力了!如果有同行、前辈、行业内资深人士对你点拨一二,比你上网要有用的多。
进入行业的前三年,是积累信息最重要的阶段,这个基础决定了你能否站的高、看的远。
2、深耕你自己的领域现在快速发展的节奏,让很多人非常迷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职场新人非常多,哪里火就卷哪里,结果什么都不精。
比如一些软件开发工程师,苹果火了就学Objective-C,安卓火了就学Java,人工智能火了又去学Python、深度学习等等,结果啥都做的一般、毫无竞争力。其实呢?你如果能把最基础的C做好,就不缺好职位。
自己的领域,要沉下心来深耕。首先你要成为你自己业内的行家、专家,成为一个不容易被替代的人,这是安全感的由来,是生存根本。
先有“一专”才可以“多能”,最怕什么都懂点,什么都不通。
3、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即做一名复合型人才。根据自己条件主动选择和培养自己的第二专长!也可以称之为π型人才。
两条腿走路,退可规避风险,进可突破职场瓶颈。
大师兄要说明一点,这和深耕自己的领域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深耕自己的领域是基础、是根本,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两条腿走路。否则又会回到啥都懂点啥都不精的怪圈。
比如金融行业从业者,懂经济、懂市场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一个合格的金融从业者还能够精通法律,那么他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比如互联网营销职位,在懂营销的基础上,如果懂产品、或者设计,那么竞争力就非常强了。
比如作为一名HR,在人力方面有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行为习惯,但如果能够了解行业动态、部门业务流程、客户需求等,那么可成为一名优秀的HRBP。
大师兄的一个工科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一家国企做销售,只有他在做销售的同时一直利用空余时间恶补财务知识,而部门其他一起来的同事都按部就班的喝喝酒吃吃饭谈谈项目,所以他现在成为部门最年轻的副总。
当你拥有了第二技能,你的工作将会更加具有弹性,拥有跨界视野那么选择面也会宽广很多,目前很多职业教育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探索创新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服务模式。如达内教育提出的双向破壁人才培养方案。
其实鼓励复合型人才提了很多年,但是从大学培养的角度是失败的,学习和工作脱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所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职场精英,无一不是工作后仍然拥有强大的再学习能力的人。
想要“有两把刷子”,工作中能够“左右逢源”,就要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个人不同背景,所要做的职业规划都不一样,但大师兄说的三点是共性的基础,希望能给刚入职的新人一些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