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一个人影响,究竟有多大?
读书是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事情,这是不可或缺的路程。一个满口书香的人,遇到粗俗不堪的人,读书与不读书那是高低立判。读书对于一个人还是有影响的,全然看你如何看待这种事情。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固然是好,可是人们对于这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想必对于读书的影响,流浪大师与马未都有一定的发言权。流浪大师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及马未都受用。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看一看这读书对于流浪大师与马未都二人命运的影响。流浪大师那就不用多说了,成名就是因为在路灯下头读书,一时间传为美谈。流浪大师读了半辈子书,命运也因为读书而发生了改变。流浪大师口吐莲花般的向人们诉说国学知识,这可不是偶然性的,而是因为长时间的读书积累所致。流浪大师的成名,有一定的偶然性,更多的必然性来源于夜以继日的读书好习惯。
流浪大师拾荒26年,读书更是从未间断。这种努力,为流浪大师的人生带来了好运。马未都也是因为读书,命运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马未都小学四年级就结束了自己的学习生涯,但是从未结束自己的读书。在他步入收藏界之前,已经打下了非常深厚的收藏理论基础。马未都如果不读书,也就没了学习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收藏家马未都。流浪大师与马未都的人生,实打实的因为读书而发生了改变。
但是流浪大师在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上边的说法,不及马未都那般说的受用。流浪大师对于读书的评价,多半是劝导大家读书。这读书肯定有用,按照流浪大师表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流浪大师对于读书有过一番精辟的见解,认为这只有案头书多了才能做到心中书多。流浪大师所说的“案头书多了”,指的是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心中书也就多了。这是一个再也明显不过的辩证关系了,心中书多了,自然而然人的形象气质就会发生变化。
流浪大师在这里的意思,是在说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洗涤人的内心从而改变人的气质。马未都的人生阅历要比流浪大师丰富的多,同样因读书改变命运的他,对于读书同样有一番高见。流浪大师的看法,不及马未都受用。马未都表示读书给你提供的是一种方法,知识倒是其次。马未都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人生如同盖房子,读书获得的方法与知识如同房子地基下的砖头。这砖头看着没用,少了哪一块都是没用的。
这是再也明显不过的事情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在于为你今后打下一个基础。马未都的人生履历,不就是这样的翻版吗?读书学习,打下收藏理论基础,从而在收藏界游刃有余,这就是马未都的人生经历。其实,归根到底来看,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流浪大师的说法确实是不及马未都受用。
流浪大师读书,读到最后人生发生改变。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交叉之后的结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这种机会。流浪大师靠读书走红,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的。流浪大师的走红前的人生,读了那么多的书,他自身的改变与对社会的作用,这些都没有体现出来。
马未都则不然,他读书最终是为了学以致用,从而实现人生的改变。换言之,流浪大师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心灵上的慰藉,忽略了读书应该学以致用,马未都则强调的是读书要学以致用。这从两个人,就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都能看出来。读书虽好,却不可读成流浪大师那样子。这世上多一些马未都,少一些流浪大师,读书也就达到了目的。
有人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有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又有人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还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今天没事百度一查相互矛盾的古语还真不少,这让我想起在知乎看到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人真矫情,不就是为了炫耀自己书看的多,知识面很广吗!
直到这个月我看了两本书以后,我也迷茫了,因为真的有一种看的越多越不知道谁说的才对。
我先去是看了一本释若的《写作公式》,然后前两天把李尚龙的《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看完。这两本书对读书的观点大相径庭。
释若写的是:如何在2小时看完一本书。
而李尚龙写的是:那些宣称在多长时间看完一本书的人,是对看书的侮辱。
上次还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个答案说看书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
李尚龙又说,不要担心记不住,只有真正记住的才是属于你的。
每次当我以为找到一个正确的标杆时,总会被另一种观点立马推翻。就这样反反复复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半迷糊状态。
这也使我从新审视到句曾经让我不屑一顾的话;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都渴望知识,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思想变的强大,所以才会选择多读书,多看书。通常情况下我们受从小教育影响书上的只是都是正确的,全都是照单全收,并没有教会我们质疑。
所以看到的书中的观点都奉为“人生宝典”,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写书的作者是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出发,也就是说书中的各个知识点,都是作者的人生经历。
有句俗话叫“同人不同命”,不同的人,经历不一样,阅历不一样,写出的东西怎么可能一样呢?
对于一本书的观点,对自己有用就用,没用也也不要去反驳和诋毁,因为作者写这本书可能耗费了无数的日日夜夜。他并不是写给某一个人看,而是分享给喜欢看书的人,同样不同的人对待观点的态度也不一样。
所以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应该抱着和作者交流的态度,去品读作者的思想。而不是像一块海绵不断的吸收水份,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学识越渊博的人,态度越谦逊的原因吧,并不是他们高傲,而是他们早就明白一个道理;
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