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人们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
古代时期,人们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是以中原地区(河南)为“标准与标志”的黄(帝)历、阴历、农历历法。
最早的历法是老黄历,即远古“传说”时代的黄(帝)历,在老黄历的基础之上,我国目前有历史记录和记载、有证据确凿可考的第一个历史朝代夏朝创新的夏历,夏历的前提条件和区域基础是:以中原河南地区为中心和为核心、为标准和为标志创造、创新的农耕、农时、农历二十四个节气,因此,二十四个节气以中原河南地区为最准。
当今中国社会农耕、农时、农历时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不再以中原河南地区为中心和核心区域,而是南移,二十四个农历节气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心和核心区域是“最准确”。
24节气是阳历,始于汉武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年的太初历,之前春秋战国时一年仅是4个节气(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至先秦时8个节气,后再12节气。确定节气时间也就是太阳的光影投射到某个点上,也就是某个节气了,由于我国跨度达5个时区,必定设一个地标,故实际上最准确就是地标中心。
而当时的中心应该是中原的河南某地,而每偏离地标东或西二十多公里,节气也就是有一分钟的误差,就象时区一样,不管你实际上在那一个时区,我国所有地区都使用北京时间一样的道理。而在地中海沿岸的西亚东欧埃及遗留下的大量太阳神庙中(这也是古代祭司利用掌握的这知识,宜布XX节气到了,可耕种了或春夏到了的神秘性,也就是太阳神庙的主要功能,太阳的光影投射到神庙柱子里面的某个点上即什么节气)所以二十四气节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最初以北斗七星“斗柄”的位置变化来确定,不同季节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成为早期判断季节及节气变化的依据。因此,古代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的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