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呢?怎样教育孩子才最有效呢?

 我来答
众里寻ta寻不到
高能答主

2022-04-12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2.1万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6176万
展开全部
(1)七个半月到一岁两个月
有带孩子经验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在六个月之前都是非常听话懂事,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吃饱了喝足就会非常的开心。
但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进入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得特别的调皮,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行为就试探父母,变得特别的爱哭。
比如家长会发现,有时候孩子躺着躺着觉得特别无聊了就会哭,而妈妈抱着他突然间要去上班的时候也会大哭。
孩子会做出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也不过是想要试探大人对于它的包容度到底能到哪。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明确行为边界,让孩子知道哪一些是家长的底线,哪一些事情是能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2)一岁两个月到两岁
相对于前面的关键期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是最难管教的。因为他开始会有自己的意识,会陷入到自己理论的怪圈当中,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想法,变成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小霸王龙。
尤其是会出现一些暴力行为,比如经常会在父母没有满足他们要求的时候大打出手,或者是扔东西砸东西。
其实,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孩子有了之前的时间对周围的人摸索之后了解到了他们的脾气与习惯,会开始用哭闹作为最大的力气去强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
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一定不能够纵容孩子的行为,不能够让孩子触犯规矩,维护自己的权威。
既然说这两个关键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网友ba7b2cb7b
高能答主

2022-04-12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51万
展开全部
怎样和孩子说话

  每次我和爸妈说起学习以外的话题,比如最近喜欢的歌、班上的同学,或者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他们就说我不务正业, 一看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说着说着又开始数落我最近的考试成绩。我现在越来越怕和他们聊天,还不如什么都不和他们说。

  一位同学

  除了行为,语言是成人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另一途径。从成人的语言信息中,孩子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态度,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方式。

  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

  任何一个人在被他人责难、批评、取笑、评头论足时,都会感到挫折和打击,但是,家长和老师常常使用这样的语言 :

  1.责难,对人格进行攻击的语言。例如 :“你应该知道这些!”“怎么连一点脑子都没有?”“不许这样!”“像你这样讨厌的孩子真少见!”

  2.轻视和嘲弄的语言。例如 :“你真像个小少爷!”“这个都干不了,你还能干什么?”“够了,够了,你真是我的小祖宗!”“真不害臊!”

  3.评论和刺激自尊心的语言。例如 :“想让别人都知道你是不是?”“是不是要让人生气?”“你想知道我的忍耐限度,是不是?”“是不是老想在我干活的地方玩?”

  4.说教和指示性的语言。例如 :“打断别人的讲话是不礼貌的!”“好孩子是不这样做的!”“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不许把脏碗这么放,听到没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上述这些类型的语言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受到挫伤。这些语言强调孩子的缺点,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自尊。还有的家长和老师喜欢指着孩子鼻子骂他,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 :

  1.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真的很坏、真的不行,从而自暴自弃。

  2.认为父母或老师不公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我并没有干什么坏事!他们却这么说我,哼!”

  3.认为父母或别人都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感。

  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我没干什么呀!我这么做碍着谁了?”

  5.以攻击成人的缺点来平衡自己。“妈妈也那么做了!”“你也是个不讲卫生的人!”

  6.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感。“都是我不对,我一点也不好,处处不受人欢迎!”以致今后处处感到自己低人一等, 依赖心理严重,没有自我价值感。

  那么,父母和老师应该采用怎样的语言才能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呢?

  我们来比较一下下列两组语言 :

  一种是指向对方的 :“快停下!”“不许这么搞!”“你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能乖一点呢?”“你早就应该知道这些!”

  另一种语言是指向自己,将“我”的感受告诉对方 :“坐在这儿,爸爸还能休息好吗?”“累的时候,妈妈不想玩。”“时间来不及了,还没准备好,我真担心!”“干净的房子搞脏了,我好失望!”

  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对后一种说法更容易接受,后一种说法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这么说也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同样一种信息,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用不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效应,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语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